
在國外注冊的公司國內收稅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09 05:16:00 瀏覽:4855
稅收是以實現國家公共財政職能為目的,是國家最主要的一種財政收入形式。稅收國外注冊公司的稅收是怎么樣子的?國外的稅收又是怎么樣的呢?看完尚標網小編整理的在國外注冊的公司國內收稅后你就會明白了!文章分享給大家,歡迎閱讀!
在國外注冊的公司國內收稅
外國企業在中中國境內的辦事處是否要交稅?交哪些稅?如何計算繳稅?
根據《外國企業常駐代表機構稅收管理暫行辦法》(國稅發[2010]18號)文件第三條、第七條和第八條規定,代表機構應當就其歸屬所得依法申報繳納企業所得稅,就其應稅收入依法申報繳納營業稅和增值稅。
對賬簿不健全,不能準確核算收入或成本費用,以及無法按照本辦法第六條規定據實申報的代表機構,稅務機關有權采取以下兩種方式核定其應納稅所得額:
(一)按經費支出換算收入:適用于能夠準確反映經費支出但不能準確反映收入或成本費用的代表機構。
1.計算公式:
收入額=本期經費支出額/(1—核定利潤率—營業稅稅率);
應納企業所得稅額=收入額×核定利潤率×企業所得稅稅率。
2.代表機構的經費支出額包括:在中國境內、外支付給工作人員的工資薪金、獎金、津貼、福利費、物品采購費(包括汽車、辦公設備等固定資產)、通訊費、差旅費、房租、設備租賃費、交通費、交際費、其他費用等。
(1)購置固定資產所發生的支出,以及代表機構設立時或者搬遷等原因所發生的裝修費支出,應在發生時一次性作為經費支出額換算收入計稅。
(2)利息收入不得沖抵經費支出額;發生的交際應酬費,以實際發生數額計入經費支出額。
(3)以貨幣形式用于我國境內的公益、救濟性質的捐贈、滯納金、罰款,以及為其總機構墊付的不屬于其自身業務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不應作為代表機構的經費支出額;
(4)其他費用包括:為總機構從中國境內購買樣品所支付的樣品費和運輸費用;國外樣品運往中國發生的中國境內的倉儲費用、報關費用;總機構人員來華訪問聘用翻譯的費用;總機構為中國某個項目投標由代表機構支付的購買標書的費用,等等。
(二)按收入總額核定應納稅所得額:適用于可以準確反映收入但不能準確反映成本費用的代表機構。計算公式:
應納企業所得稅額=收入總額×核定利潤率×企業所得稅稅率。
代表機構的核定利潤率不應低于15%.采取核定征收方式的代表機構,如能建立健全會計賬簿,準確計算其應稅收入和應納稅所得額,報主管稅務機關備案,可調整為據實申報方式。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增值稅暫行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38號)第二條和第十二條規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17%,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征收率為3%、
根據上述文件規定,外國企業設立在中國的代表處需要交稅。在國稅可能涉及到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具體稅款的計算,請貴單位參照上述文件規定執行。
另根據財稅2010【103】號文件自2010年12月1日起,外資企業(含代表處)開始征收城市維護建設稅及教育費附加。具體征收及計算方法請咨詢地稅部門。
國外是如何收稅的
2016年5月1日零時起,隨著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行業納入試點范圍,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開,并將所有企業新增不動產所含增值稅納入抵扣范圍,這標志著我國稅制改革邁出關鍵一步,也預示著新中國成立后已開征66年的營業稅正式告別歷史舞臺。
美國
美國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一個高收入國家,但卻并不意味著美國的稅負是世界上最高的。
美國實行徹底的分稅制,屬于聯邦、州與地方分權型國家。美國的稅收以個人和公司所得稅為主體,占到了政府全部收入(包括來自社會保險稅收入)的42%,而在聯邦總收入中占55%。
1、公司所得稅
美國的公司所得稅是對美國公司的國內外所得和外國公司來源于美國境內的所得征收的一種稅,是美國除個人所得稅和薪工稅外的第三大稅種。
公司所得稅以美國公司和外國公司作為納稅人。課稅對象是美國公司來源于美國境內外的所得(即全國的所得)和外國公司來源于美國境內的所得。上述所得主要包括:經營收入、資本利得、股息、租金、特許權使用費、勞務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美國公司所得稅稅率表
公司所得稅采取超額累進稅率,對應納稅所得額在10萬美元至33.5萬美元之間的,加征5%的附加稅;應納稅所得額超過1500萬美元的公司,要繳納的附加稅是超過1500萬美元的應納稅所得的3%或10萬美元的應納稅所得的3%,二者取較小者。主要從事提供服務的公司,只按35%的比例稅率納稅,外國在美國從事貿易經營活動的所得,按照美國公司所得稅的累進稅率征稅。
應納稅所得額是公司的總所得減去為取得收入而發生的、稅法允許扣除的各種費用和損失后的余額。允許扣除額是由稅法實現規定的、公司在取得總所得過程中發生的必要的營業和非營業支出。
2、社會保險稅和銷售稅
社會保險稅是美國聯邦政府為社會保障制度籌措資金來源而課征的一種稅。由雇員和雇主共同按照比例繳納。
銷售稅是美國州和地方政府對種類商品及勞務按其銷售價格的一定比例課征的一種稅。銷售稅包括普通銷售稅和零售銷售稅。普通銷售稅以從事工商經營的個人或企業為納稅人,以出售商品的銷售收入或勞務收入作為課稅對象,采用比例稅率。普通銷售稅以商品或勞務流轉的全過程為征稅環節,實行從生產到消費每流轉一次就征收一次稅的原則。普通消費稅的免稅范圍包括種子、話費、保險費等。零售銷售稅是對商品零售環節的零售額所征收的一種稅。零售銷售稅實行差別比例稅率,各州規定不盡相同,最高稅率達到10%。
3、財產稅
財產稅是美國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對在美國境內擁有不動產或動產,特別是房地產等財產的自然人和法人征收的一種稅,它占地方政府稅收收入的80%以上。
財產稅的課稅對象是動產和不動產,以不動產為主。不動產包括農場、住宅用地、商業用地、森林、農莊、住房、企業及人行道等。動產包括:設備、家具、車輛、商品等有形財產,以及股票、公債、抵押契據、存款等無形財產。財產稅的稅率,是由地方政府對不同類財產,根據各項支出的預算來確定系列的財產稅稅率,再得出總的財產稅稅率。
英國
英國屬于高收入國家,2012年GDP為24401萬美元,人均GDP為38591美元。在高收入國家中,英國屬于中等稅負水平的國家。
英國稅收分為國稅和地方稅,國稅由中央政府掌管,占全國稅收收入的90%左右,是中央財政最主要來源。地方稅由地方政府負責,占全國稅收收入的10%左右。英國現行的主要稅種有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增值稅、國民保險稅、石油收入稅、遺產和贈與稅等。
1、公司所得稅
英國公司所得稅亦稱“公司稅”或“法人稅”,凡是在英國有住所的公司為居民公司,但是無住所的公司為非居民公司,公司所得稅的納稅人是所有居民公司和非居民公司。
英國對居民公司就其世界范圍的利潤收入課稅;對非居民公司,僅就其分支機構或代理人在從事經營活動或在英國處理財產所取得的收入課稅。英國稅法規定,公司所得稅的課稅對象包括以各種名義和方式從事業務經營活動所取得的和資本利德。英國稅法規定所得稅實行比例稅率,稅率一年一定。
2、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應稅商品和勞務課征的一種稅,納稅人包括:在英國提供應稅商品和勞務,旨在通過營業過程獲得收入的個人、合伙企業、團體或公司;從事進口業務者。課稅范圍涉及到工業、農業、商業以及服務業等。國內商品和增值稅的計稅依據是銷售商品和提供勞務所收到的銷貨金額及報酬總額。進口商品的計稅依據是支付的報酬或海關確定的價額。
英國增值稅有三個稅率:標準稅率、低稅率和零稅率或免稅。低稅率適用于國內使用的燃料和電力。零稅率相當于許多國家所說的有收回已納稅款權利的免稅,主要適用于食品、書籍與出版物、客運及出口品等。免稅主要適用于某些銀行、保險和金融服務、財產交易、教育與健康服務及某些非營利活動。為避免雙重課稅,用于應納稅的商品和勞務所繳納的增值稅允許抵扣。
3、國民保險稅
國民保險稅也稱社會保險稅,是對雇主、雇員以及自營人員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是雇主和雇員以及自營人員。
課稅對象是雇主支付給雇員的勞動所得,以及自營人員從事各項獨立勞務活動取得的所得,實行定額征收制,沒有最低生活費和其他任何寬免。國民保險稅實行比例稅率。雇主和雇員的稅率相同,由雇主負責扣繳和申報。英國國民保險稅的計征辦法采用非累計制,即納稅人每周的稅款決定于其本周的所得額,而不受前后各周所得多少的影響。雇主就雇員的收入,包括某些實物福利按下面的稅。
日本
日本實行中央、都道府縣、市町村三級課征的制度,由中央征收的稅稱為國稅,由都道府縣征收的稅為地方稅。日本現行稅制共有53個稅種,主要稅種是個人所得稅、法人稅、消費稅、遺產稅和贈與稅、社會保障稅及居民稅等。
1、法人稅
法人稅亦稱公司稅或公司所得稅,是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組織征收的一種稅,法人稅是日本第二大稅種。為刺激國內經濟,日本的法人稅于2010年從當時的40%下調至35%,為12年來首次下調。
法人稅的納稅人包括國內法人和外國法人。國內法人是指在日本國內設立總機構的法人;外國法人是指機構設在日本境外的法人。國內法人應就其境內外的全部所得繳納法人稅;外國法人只就其來源于日本境內的所得繳納法人稅。課稅對象是企業的利潤所得。國內法人就經營所得(指企業從事各種經營行為的利潤所得)、清算所得(指企業在解散、合并時的清算所得)、退休年金基金(對按規定建立的退休年金基金產生的利息征收,由銀行、保險公司等代扣代繳)繳納法人稅。外國法人來源于日本境內的所得共分為 11 類。
日本法人的稅率如下:資本額在 1 億日元以下的中小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在 800 萬日元以下的部分,適用稅率為 22% ;超過 800 萬日元的部分,稅率為 30% 。資本額超過 1 億日元的大中型企業,稅率為 30%
應納稅所得額為納稅人每一納稅年度的利潤總額減去費用后的余額。法人稅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 × 適用稅率
2、消費稅
消費稅是對商品和勞務的增值額課征的一種稅,屬于多階段增值型課稅,納稅人是進行商品交易或提供勞務的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其征稅范圍幾乎覆蓋了所有的商品交易和勞務。
在稅率設計上,實行單一比例稅率,稅率為 5% 。在日本國內提供貨物及勞務必須繳納 5% 的消費稅。出口產品為零稅率,進口產品則需繳此稅。提供應納稅銷售額或勞務額低于 4 億日元的納稅人可選用簡易課稅法,根據企業的性質,對銷售和勞務按固定稅率 0.3% (批發)和 1.2% (勞務)征稅。日本消費稅以納稅人的總銷貨額與總進貨額的差額為計稅依據。此外,日本稅法還對某些特殊商品交易和提供勞務行為作出了免稅規定,主要有土地轉讓、公債券、公司信用債券、通貨及其他支付手段的交易、社會保險業務、勞保醫療、教育,以及國際運輸、租賃業、出口商品、郵票發票等。
3、社會保障稅
在日本,健康福利養老金、失業和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是政府主辦的、雇主和雇員參加的制度。除了勞動者災害補償保險,其他保費由雇主和雇員均攤。稅率為:每月健康保險的保費是月標準補償萬日元以下部分的 8.2% ;每月福利養老金保險的繳款大約是月標準補償 59 萬日元的 16.5% ;每月失業及勞動者補償保險的保費大約是月標準補償的 1.75% ,其中, 1.35% 由雇主負擔, 0.4% 由雇員負擔。
4、居民稅
日本的法人除繳納 37.5% 的法人稅外,還必須繳納事業稅和居民稅。東京都地區按法人稅額的 12.6% 征收。事業稅的稅額允許企業在下一年度進入費用總額,在應納稅所得額中予以扣除。居民稅由都道府縣征收,按法人稅額的 20.7% 征收。在日本,居民個人應根據自上一年度 1 月 1 日起的收入減去就業所得扣除、個人扣除等后的應納稅所得繳納都道府縣民稅和市町居民稅。超額累進稅率如下表:
在日本,個人事業稅是都道府縣對個體經營者的凈收入(即扣除 270 萬日元后的凈所得)征收的都道府縣稅。依據營業性質的不同,稅率為 3% 至 5% 。個人事業稅可從下一年度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韓國
韓國實行中央和地方兩級課稅制度,稅收立法權、征收權、管理權均集中于中央,地方政府無稅收立法權,只有很小的管理權。
1、公司所得稅
公司所得稅是韓國對公司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是國內公司和外國公司。在韓國境內設置總機構或主要機構的公司、法人協會屬于應納稅國內公司,國內公司其全球所得征稅。總機構或主要機構設在國外但有來源于韓國境內所得的公司為外國公司,外國公司僅就其在韓國境內取得的所得征稅。
公司所得稅的應稅所得包括一般經營所得、資本所得和清算利得,實行兩檔累進稅率。
外國企業,如果在韓國設有常設機構,則只就歸屬于該常設機構的來源于韓國的所得,按照普通公司稅率納稅;如果在韓國沒有常設機構,則對外國企業就來源于韓國的所得征收預提稅。預提稅稅率如表:
此外,公司稅納稅人還應當按照其應納公司稅額的 10% 繳納性質屬于地方所得稅的地方居民稅。
2、增值稅
增值稅是韓國對銷售商品、提供勞務以及進口商品征收的一種稅,納稅人是在韓國境內提供應稅商品和勞務以及進出口商品的個人、公司、社團、基金會或其他非法人組織。增值計稅依據是供應商品或提供勞務的以貨幣或其他價格表示的全部報酬額,但不包括增值稅,也即它屬于價外稅。以前環節已經繳納增值稅或在進口環節繳納的稅,可以抵減該個人應納的增值稅。免征增值稅的,以前納的稅則不能抵免。
增值稅的稅率分為零稅率和一般稅率兩種,一般稅率為 10% ,但在兩年內可以在 3% 的限度內調整,同時增值稅還規定了免稅項目。
3、特別消費稅
特別消費稅是韓國對特定的奢侈、昂貴耐用消費品、需要限制消費的商品或其他奢侈行為征收的一種稅。它是為了彌補增值稅單一稅率的不足而開征的。
納稅人是制造、銷售、經營應稅奢侈品的人;負有納稅義務且把應稅商品從保稅區內轉移出去的人;部分娛樂設施的經營者。課稅對象包括:珠寶、珍珠、象牙、琥珀、生活用鉆石、空調器、電冰箱、咖啡、毛皮、高檔家具、高爾夫球場、電子游戲場、夜總會、酒吧、飯店、外國人的沙龍等。計稅依據因課稅對象不同而不同:有商品銷售價、出廠價、勞務支付價、申報海關的海關價格等。
而對于個稅,各國征收辦法也是有很大差別。
德國:
所有在德國的常住居民、在德國的非常住但收入來源是德國的外國居民,都要繳納個人所得稅。所得稅因個人收入多少繳納的比例不等,收入越多,繳稅比例越高,而且個人所得稅的比例每年都要調整。單是個人所得稅中的工資稅就占德國財政收入的1/3.
高收入者是德國個人所得稅納稅的主體。對于低收入家庭,多種情況可以減免個人所得稅:如有未滿18歲子女需要撫養的,子女在27歲以下但仍在上學的或沒有收入的,由于生病等原因造成高額開支者,稅務機關都會根據情況對該家庭的個人收入所得稅予以減免。
新加坡:
新加坡的稅制是按收入來源地征稅的。新加坡目前的稅率為0至22%。須納稅的項目包括:在新加坡賺取的收入,以及在新加坡收到的海外收入;屬非居民的個人在新加坡所收到的海外收入不需要在新加坡繳稅。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最高邊際稅率為22%,實行的是13級超額累進稅率。
印度:
個人所得稅屬于累進式的綜合課稅制,課稅的基礎是納稅人(以個人為單位)在一個納稅年度內的所有收入。在本納稅年度,男性的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是 10萬盧比(約合人民幣2萬元),婦女的個稅起征點是13.5萬盧比。由于起征點規定得比較高,在印度這個擁有11億人口的國家里,只有3000萬人具有納稅人的“資格”。這種稅收體制當然有些“劫富濟貧”的意味,但非常符合印度的國情。
看了“在國外注冊的公司國內收稅”的人還看了:
1.2016年小微企業交稅免征點
2.10萬注冊資金的小公司交稅
3.中國企業注冊海外公司有什么好處
4.淺談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在我國房地產融資中的應用
5.淺談從歐洲債務危機看國家信用的重要性
6.以法平險——論中國的財政風險的法律控制
7.論中國的財政風險的法律控制論文
8.開發區成功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