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河“雙創”地圖發布|商標|注冊|轉讓|專利|知識產權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16 06:17:00 瀏覽:3076
原標題:天河“雙創”地圖發布
拿著一張地圖,就能快速找到遍布天河區各個角落的84個孵化器、眾創空間。不了解天河區創新創業政策,地圖上還有27家企業服務公司、25家科技服務機構的位置。首屆廣州國際創新節期間,天河區發布“雙創”地圖,將天河區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以地圖標識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呈現。
目前,天河全區擁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84家,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已基本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鏈條布局。在日前舉行的天河區創新創業大會上,天河區委書記林道平透露,天河區將規劃建設“天河創新創意產業園”、每年每條街道建設兩個以上眾創空間、每條街道建設一個青年創業社區,繼續加快創新創業集聚區建設。
●南方日報記者 昌道勵
“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孵化鏈基本成形
“這里有健身房、籃球場,配套設施完善,完全不像城中村。”2個月前,當WOWON項目團隊負責人從韓國來到廣州市天河區五號空間,就被這里的辦公環境所吸引。五號空間由天河區沙東村舊廠房改造而成,3萬多平米的空間聚集了60多家創新企業。“聽說以后這里會升級改造成互聯網生態家園,如果我們的中國項目能夠落地,會選擇五號空間”。
近年來,天河區對全區舊廠房、村集體物業進行創意改造,已投入使用的有元崗智匯PARK、車陂聯合社區、時代TIT、五山樂天創意園、長興岑村創錦等共計68萬平方米,為廣大創業者提供了大量成本低、效益好的創業空間,大大降低了創新創業的成本。
不僅僅是“村里的眾創空間”,在天河CBD、天河智慧城內,也有著各種不同特色的眾創空間、孵化器。位于珠江新城的酷窩,正在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幫助初創團隊解決人才、資本、項目的需求。在酷窩CEO莫萬奎看來,酷窩位于珠江新城就是最大的優勢,創業者想要的風投都聚集在此。
此外,天河區還有一大批有特色的創新載體。如暨南大學國際生物醫藥孵化基地,立足于打造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引領區域性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全面拉動和推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華農創客空間成為全市高校大學生創業孵化器聯盟首屆理事長單位,也是廣東省高校創業、交流路演和投融資平臺,為廣州市大學生提供開放式辦公工位600多個。
如今,天河區已基本形成“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孵化鏈條布局。全區擁有各類創新創業載體84家,總面積約80萬平方米。其中,市級以上孵化器47家,占全市26%;納入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服務體系的眾創空間14家,占全市33%。
日前舉行的天河區創新創業大會上,天河區委書記林道平透露,天河區將規劃建設“天河創新創意產業園”、每年每條街道建設兩個以上眾創空間、每條街道建設一個青年創業社區,力爭到2017年底再新增100萬平方米以上科技創新空間。
線上線下地圖為創新創業主體提供清晰資源向導
位于天河智慧城核心區的天河人才港才正式運營一個多星期,就已經成為兩大創新創業大賽的比賽場地。每天,創新創業者們來到這里,不僅能在賽場上比拼技術創新,還能在這里解決所有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困惑。
在天河人才港5500平方米的服務空間里,從創業團隊創意萌生、落地注冊、團隊組建、項目路演到融資上市的各個階段,都有相應的服務機構,促成創業項目的落地與發展。目前,這里已進駐35家社會化品牌服務機構,涵蓋人才數據服務、創業綜合服務、金融服務、媒體服務、技術服務、證書培訓咨詢、人力資源服務、創業資源服務、企業管理服務等。
在早前舉行的天河區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天河區區長陳加猛提出,實施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加大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扶持力度,有效利用天河人才港,逐步建立與天河現代產業相匹配的人才服務體系,打造創新創業人才高地。
在專家看來,天河區為人才提供的“一站式”服務,顯示出政府對人才引入和培養的重視。如何整合這些服務,讓創新創業者更受惠,除了天河人才港這種大型創業母港,“雙創”地圖就是最簡便的一種形式,為創新創業者打開一扇明晰的窗口。
據了解,天河區“雙創”地圖是由天河區科工信局聯合創業服務機構創頭條共同制作的專業垂直類產業地圖,其產品線包括線上版電子地圖、線下版紙質地圖。其中,廣州國際創新節期間發布的V1.0版本,將天河區豐富的創新創業資源如天英匯創新創業服務品牌項目、天河人才港創新創業人才服務平臺項目、孵化園區、眾創空間以及創業服務機構、科技服務機構等元素都進行歸類匯總,以地圖標識的形式向社會公眾呈現。
天河區科工信局表示,創新創業主體可以憑借該地圖尋找資源,而政府管理部門則依托該地圖平臺,全面盤點和梳理區域雙創資源,及時掌握本區域創業生態環境,有效活躍本區域創業氛圍。
明年,天河雙創地圖V2.0版本將在V1.0版本的基礎上進行升級。在增加創新企業、投資機構、高校、科研院所等主體對象和細分創業創新服務機構類別的基礎上,將通過線上地圖為創新空間、創業者、投資機構、服務機構完善服務管理平臺。
同時,增設管理鏈接,實時更新發展建設信息,及時對接政策專項申報通知公告,增進區域之間各創新主體的合作和交流,用信息化的手段提升政府創新資源管理水平,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全面掌握區域創新創業工作新動態。
相關
方所創始人毛繼鴻:
天河重視文創企業并予以切實支持
廣州國際創新節期間,天河區創新創業領軍人才的亮相頗為耀眼。記者了解到,天河區的產業扶持和科技創新政策受眾面廣、扶持力度大,放在全國都是很有競爭力的。比如對創業領軍人才給予最高500萬元扶持資金,股權投資團隊最高300萬元獎勵。一年來,天河區支持了2350家企業(項目)和140位人才共3.2億元,預計到年底將超4億元。
“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天河區涌現了大批的優秀企業”。例外公司董事長、方所創始人毛繼鴻被評為今年天河區的創業領軍人才。方所在成立5年的時間里,從零開始,目前已經為1000多萬市民提供了文化服務,在全國已經開設了4家公司。
在毛繼鴻看來,天河區的整體創新能力和接受能力很強,相對科技創新,文化創新所需要的時間更長,而天河區放眼未來,重視文化創新企業并予以切實的支持。“天河區英才匯聚,聚集了大批有思想、有高度求知欲的年輕人,使得我們創業者在早期能夠很快的找到合適的人。前幾天,天河人才港的啟動,更將為創業者帶來更多的人才紅利”。
“天河區的文化創新、科技創新、高新人才和金融資本等資源結合得非常緊密,形成了十分有利的創業環境。創業公司在各階段都能取得所需要的資源支持,早期的人才支撐,中期的融資需求,遠期的全球化布局、并購整合、上市等,都能及時獲得資源支持,使得企業能夠踩著準確的節拍高速發展”。毛繼鴻說。
毛繼鴻認為,書店是知識的入口,人才是創新的關鍵。過去5年,方所與上千創作者合作,舉辦了600多場文化藝術活動,其中國際性活動超過150場,還策劃舉辦了兩屆具有跨行業意義的國際書店論壇。“我們希望方所平臺能服務于這些創新者,以文化的力量激蕩出更多新的火花,為這個城市的創新帶來靈感。對城市的文化、創新做出貢獻,這才是方所的使命”。
天河區“雙創”扶持政策詳解
01 科技計劃項目支持
02 科技獎配套獎勵
對獲得國家、省、市科學技術獎的企業,按獲獎級別,分別給予如下幅度的獎勵:國家:15—20萬元;省:6—15萬元;市:5—10萬元。
03 創新平臺補貼
對上一年度獲得國家、省、市認定的重點實驗室、工程(創新)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分別給予3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補貼。
04 高企認定補貼
對2015年及之后獲得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資質的企業給予補貼15萬元,通過復審給予補貼5萬元;對遷入的高新技術企業給予補貼15萬元。
05 高企培育入庫補貼
對高企入庫在培企業,按其獲得省高企培育獎勵資金的20%給予補貼。
06 重點產業租金補貼
為移動互聯網、生物工程、文化創意等重點產業以及為其提供專業服務的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入駐新三板孵化基地的企業,以及獲得區政府參股的創投基金的企業提供租金補貼。
07 新三板及股改補貼
08 孵化器專題獎勵補貼
09 科技服務機構啟動補貼
10 區創新創業品牌活動補貼
11 創新創業大賽系列支持
支持舉辦天河區自有品牌創新創業大賽,每屆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承辦經費支持。鼓勵大賽獲獎項目落戶天河,對獲得前10名并落戶天河的項目按類別給予單項不超過30萬元、總額不超過190萬元的資金獎勵和其他支持。
12 研發經費補助
對企業研發經費投入后補助、技術合同交易額補貼、建立企業研發準備金制度、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創新券、眾創空間建設等省、市相關政策按要求予以一定比例的補助扶持。
13 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補貼
對上一年度國家、省、市審定的兩化融合貫標試點企業分別給予每家10萬、8萬、5萬元的補貼,對通過兩化融合標準體系認定的企業給予20萬元補貼。
14 兩化融合試點示范企業補貼
對國家、省、市認定的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互聯網與工業融合創新試點企業分別給予每家20萬、15萬、1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支持。
15 高新技術產品 認定證書補貼
16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補助
17 發明專利 申請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