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茅臺“國字號”商標之爭讓酒企暗涌浮出水面白酒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16 11:13:00 瀏覽:3927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7月20日公示貴州茅臺酒廠申請“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步審定,這條直到今天才剛剛“滿月”的信息在過去一個月里引爆了白酒業界的大戰:山西汾酒、河南洛陽杜康、四川五糧液、陜西西鳳酒等酒企紛紛加入反對的陣營,白酒業界巨頭們紛紛表態要絞殺茅臺的“非分之想”。
如果說,之前想從高端白酒領域分得一杯羹的眾酒企是在暗中較勁的話,這次茅臺申請“國字號”商標通過初審,則把“暗戰”引入了“明戰”,這場“國字號”商標之爭實際撕下了酒企高端白酒市場混戰的遮羞布。
以下兩組來自中國酒業協會的數據能為我們揭示出一些背景信息:
一、大中型企業合計數量占白酒行業比重約10%,資產、銷售、利潤占行業比重80%,大型企業雖然數量只占1.49%,但擁有行業62.39%的資產、45.24%的銷售收入和71.86%的利潤總額;二、高端白酒的比例約占整個行業產量的1%,但對整個白酒行業的稅收貢獻大約30%。
由上面兩組數據不難推斷出,搶占高端白酒市場,必定是大中型酒企心中增加盈利的算盤。
于是,白酒名稱的傍“國”潮開始涌現:瀘州老窖的“國窖1573”、五糧液的“國五液”、汾酒的“國藏汾酒”、西鳳的“國典鳳香西鳳酒”等層出不窮,通往茅臺的高速公路邊還能看到一塊大大的廣告牌推銷一款茅臺鎮出產的“國臺酒”。
茅臺酒廠申請“國酒茅臺”商標通過初步審定之前,茅臺就一直在用“國酒”的概念宣傳自己。
轟轟烈烈的傍“國”潮背后,顯現的是酒企間“你高端,我比你更高端”的心理,隱藏的是“你價高,我比你價更高”的玄機。
許多國內大型酒企的老總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達對法國白蘭地、英國威士忌、德國啤酒的羨慕,他們大多認為這些酒已經超越了一般飲品的概念,成為國家文化的代表,中國白酒的文化發掘和世界認可程度并不盡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