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投顧問揭秘茅臺商標戰略:業績才是初衷茅臺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19 07:13:00 瀏覽:4465
近日,茅臺集團密集發起商標戰,不僅起訴了多家使用賴茅商標、茅臺鎮商標的企業和在門面裝潢上打著“貴州茅臺集團”字眼的10家浙江省溫州市商戶,而且還重新申請賴茅商標,掀起了一場商標維護戰。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簡愛華認為,商標是企業的靈魂,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茅臺起訴侵權商戶是合情合理的。茅臺集團作為白酒行業的龍頭老大,其品牌影響力很大,所以一些白酒企業借助“茅臺”的相似商標謀取不法利益,茅臺集團為了品牌保護需要進行商標維權。但是茅臺被侵權的現象在市場上也由來已久,茅臺選擇此時出重拳另有原因。
完成“十二五”業績目標是茅臺集團此時出重拳的重要考慮。由于對白酒行業前景的看好,茅臺將“十二五”業績目標由260億上調至400億元,然而2012年白酒行業的發展卻不如茅臺想像的那般美好:經濟增速放緩、限制三公消費、醉駕入刑、“國酒”商標申請遙遙無期等,這一切都成為茅臺業績快速增長的絆腳石。為了實現業績目標,茅臺需要繼續拓展市場,“收復”常年被侵權商標占領的市場份額也就具有必要性。
簡愛華還指出,此次茅臺重新申請“賴茅”商標對茅臺集團有一定意義。受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及三公消費限制影響,高端白酒的市場需求受到打壓,因此定位高端的茅臺集團的業績受到影響。然而由于中檔酒的市場需求剛性存在,諸多酒企需要迎合市場需求及時改變產品結構。“賴茅”商標有歷史性,并且有一定的消費者認知度,茅臺集團可以借助“賴茅”商標打造中檔產品,為集團增加新的利潤增長點。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由于“賴茅”商標沒有明確的歸屬,當前市場存在上百家生產“賴茅”的酒企,造成了“賴茅”商標的混亂使用,茅臺申請“賴茅”商標可以凈化“賴茅”商標的使用環境,但是一旦茅臺成功申請“賴茅”商標,眾多“賴茅”酒企將會遭遇滅頂之災,諸多企業或將面
文章標簽: 茅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