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年月兔商標 130萬拍賣易主溫州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20 02:26:00 瀏覽:3749
曾幾何時,月兔空調是溫州人抵抗炎夏的法寶。然而就在前年,溫州月兔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卻“冷熱失調”,命懸一線。昨天下午3時,“月兔”商標權拍賣會準時開始。根據有關部門的資產評估后,“月兔”商標權起拍價定為110萬元。拍賣現場僅兩家公司競標,整個過程不到10分鐘,溫州月兔電器集團有限公司所有的“月兔”等三項商標權,以130萬元被溫州月兔科技有限公司收入囊中,32年“月兔”商標易主。
“新月兔”已經開跑
根據7月13日在本報第4版上刊登的公告顯示,競拍“月兔”商標權的買受人須長期在溫州地區持有該商標,并在溫州地區成立生產基地,外地注冊的空調生產企業競得后,還須在溫州地區注冊成立全資公司進行生產。
此次拍得“月兔”商標的溫州月兔科技有限公司,是什么來歷?
記者昨通過網絡搜索溫州月兔電器集團有限公司,網絡鏈接已無法打開。現在的月兔官網,已經更名為月兔科技有限公司。
該公司簡介一欄上寫著:2013年,月兔空調并入廣州眾信實業有限公司,同時與海爾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青島日日順電器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成功疏通空調研發、生產、銷售的產業價值鏈,迎來全新發展機遇。由此看來,溫州月兔科技有限公司與溫州月兔電器集團有限公司貌似沒有關聯。
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人員稱,溫州月兔科技有限公司于去年12月獲得了獨占許可(獨占許可是指許可權人的一種許可權利,即只有被許可人可以使用許可人的專利或商標,其他人包括許可人本人均不得使用該專利或商標),今年年初開工。此次收購“月兔”商標權,也是為了更好地經營月兔這個品牌。
據悉,目前“新月兔”運作順利,最高日產量能達到七八百臺。參與競拍的溫州月兔科技有限公司人士稱,購得商標權后,他們還有意進一步收購月兔廠房和設備,盤活月兔資產。
號稱要調節世界溫度
溫州月兔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創建于1981年,是國內最早生產空調器的廠家之一。1986年,正在生產電風扇的月兔電器集團創始人謝鐵瀾轉向空調生產。
從年產空調4000臺到年產上百萬臺,從小弄堂里的“螺螄殼”到占地330畝的新廠房拔地而起,月兔電器集團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
“我們已握有10億元大訂單,月兔空調要調節世界的溫度。”這是謝鐵瀾在2009全球經銷商年會上高調喊出的口號。
也就是在那年5月,月兔空調被商務部、財政部評定為家電下鄉指定產品;同年7月,公司全系列高能效產品中標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節能產品惠民工程”。月兔完成了從新銳產品到主流產品的蛻變。
2010年4月,月兔空調銷售總額超過1.3億元,全國各大賣場供不應求。當時,謝鐵瀾還號稱,要用最快的速度上規模,把年生產空調總數增加到200多萬臺。
負債八億多元陷“泥潭”
然而,投入再生產的效益還沒出來,大環境的不良經濟形勢已波及現有經營。一行業人士告訴記者,空調行業競爭激烈,是個薄利產品,月兔產品針對三級市場,品牌附加值不算高,但是謝鐵瀾卻用了高杠桿的融資方法來發展擴張,高投入卻不能較快實現高回報,才有了今天的失敗。
2011年10月1日,謝鐵瀾苦心經營30年的月兔電器集團被宣布“休克”。
今年1月,浙江平宇律師事務所接手了月兔電器集團的破產案。經核對,月兔集團的債權人達到180余人,負債8億多元。平宇律師事務所人士說,這些還僅僅是在賬面上可以查到的,一半以上來自銀行貸款,“實際負債率應該比8億元多得多。”
外界紛傳月兔深度卷入民間借貸,而謝鐵瀾則堅持,這些年,他借的錢全數投入到了品牌擴張上。據一位涉及其中的股份制銀行行長稱,已有1年時間聯系不上謝鐵瀾,去向不明。
就在商標權的拍賣現場,記者從上述的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相關人員處得知,月兔電器集團至今還拖欠著員工工資和供應商貨款未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