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漯河速度”向“漯河質量”的跨越
來源:m.6zhiboba.com 發布時間:2014-05-13 02:14:00 瀏覽:2378
河南漯河市自2012年獲準創建“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以來,把爭創活動與貫徹《質量發展綱要》、深化質量強市活動相結合,通過大力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等,交出了一張優異的成績單。截至2013年年底,漯河市擁有21個馳名商標、72個河南省著名商標、4個名牌產品、56個河南省名優產品、1個省長質量獎和15個市長質量獎,另有1個地理標志產品和河南省知名品牌示范產業集聚區,品牌企業和品牌產品對全市經濟的貢獻率由10年前的不足30%,提升到現在的50%以上。目前,爭創“全國質量強市示范城市”已成為“漯河質量”的動力艙和助推器,它也是地方政府綜合推進質量工作的重要抓手,形成了人人“創造質量、人人享受質量”的良好氛圍,實現了從“漯河速度”向“漯河質量”的跨越。
為促進質量強市建設進程,培育名牌企業和產品,漯河市成立了以市長曹存正為組長、主管副市長蔣志安為副組長兼公室主任、各縣區政府、市直部門39個單位為成員單位的質量強市創建領導小組,制定了聯席會議制度、質量狀況信息通報制度和領導小組會議制度,把創建的總體任務細化分解到單位和部門,并將質量強市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考核體系,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級抓落實的工作推進體系。不僅如此,該市政府還先后出臺了《漯河市名牌戰略實施意見》、《漯河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實施名牌戰略的意見》、《漯河市市長質量獎管理辦法》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把城市質量發展工作作為財政保障重點,納入年度預算,每年撥款400多萬元用于各項質量獎勵,積極鼓勵和引導企業走品牌發展之路。
為提升區域競爭力,漯河市圍繞質量和品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
一是高度重視質量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立足食品等主導產業,先后建成國家肉制品監督檢驗中心、進出口檢測檢疫全國重點實驗室兩個國家級檢測機構,全市擁有省級以下各類產品檢測檢驗和研發機構78家,行業協會17個,成立了“漯河市食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漯河市液壓膠管產業技術聯盟”,建成了“清華大學研究生社會實踐漯河基地”。
二是大力完善標準化管理體制機制。出臺了《漯河市標準化工作管理辦法》,鼓勵企業開展標準化活動;完善了市場準入《暗訪監督制度》、《檢測獎勵制度》、《不合格蔬菜銷毀制度》、《投訴舉報制度》等制度;起草綠色農產品地方標準9個,69個種植業產品通過了國家無公害產品論證,24個產品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論證,3家企業擔任了國家相關標準的起草任務,新制定農業地方標準17項,已建成國家級標準化示范區13個,省市級標準化示范區91個,農業標準化覆蓋率已達85%,高于國家農業標準化生產普及率要求的2倍。
三是對食品安全監管保持高壓態勢。漯河有規模以上食品企業200多家,全市年屠宰生豬1600萬頭、占全省的30%,年加工轉化糧食420萬噸、占全省的15%,是全國重要的糧食加工基地和中部地區重要的飲料生產基地,享有“食品名城”的美譽。為確保食品安全,漯河市建立起了從源頭到餐桌的技術防控體系,依法加大食品抽查力度,2013年,共監督抽查包括乳制品、肉制品等19類產品601個批次,實物質量檢驗符合率96.8%,較去年提高0.7個百分點,抽查食品生產企業覆蓋率達到100%。目前,漯河市食品企業中已有30多家企業取得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80多家分別導入了卓越績效等先進管理模式,全市食品生產企業質量安全防控能力全面提升。
與此同時,漯河市還引導企業強化宏觀管理,為產品進入更寬泛的市場打基礎。該市一方面在企業中開展質量管理推廣工程,促進群眾性質量提升活動由傳統制造業向工程建筑業、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拓展。目前,該市注冊登記QC小組143個,每年獲得QC成果100多項,其中規模以上食品企業推行卓越績效管理模式達到60%,46家大中型企業推行了首席質量官制度;另一方面,該市還在企業中開展質量信用懲防工程,不斷完善企業質量誠信等級評價體系,推行質量誠信“黑名單”制度,全市200多家企業建立了以組織機構代碼實名制為基礎的質量信用檔案,27家企業達到A級,4家企業達到AAA級。
目前,漯河市以雙匯、南街村、奧的利、世林冶金為代表的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品牌企業正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