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國地稅一體化電子稅務局用戶逾10萬惠州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27 03:07:00 瀏覽:3555
(原標題:惠州國地稅一體化電子稅務局用戶逾10萬)![]() |
惠州國地稅智能辦稅體驗區為納稅人帶來便利。 |
惠州市國稅局攜手市地稅局在全省率先建成國地稅一體化電子稅務局,目前用戶已超過10萬戶,實現聯合稅費申報、信息采集、身份認證等326項功能,為省國稅局建設全省統一的電子稅務局提供了借鑒。
這是惠州國稅積極推進國地稅深度合作以及實施“互聯網+稅務”方便納稅人辦稅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惠州市國稅、地稅系統以落實《國家稅務局 地方稅務局合作規范(3.0版)》為抓手,創新推出一系列舉措,全力推進服務深度融合、執法適度整合、信息高度聚合,基本實現了讓納稅人“進一家門、辦兩家事、三方都滿意”的合作效果,擦亮了服務品牌,不少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
惠州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1月30日,《合作規范(3.0版)》中規定的37個基本合作事項已基本全部落實到位;14個創新合作事項中,7項可以在市級及以下層面開展的合作中,惠州國地稅已落實的有6項。惠城區、大亞灣區成功入選廣東省第二批國地稅合作縣級示范區參選單位。
文/圖 周歡 瑞軒
推行“一窗式”聯合辦稅減少來回奔波
按照以往分制的要求,在辦理很多涉稅事項的過程中,納稅人需分別到國稅局和地稅局辦稅,容易出現“來回跑”“反復交”“耗時長”的現象。通過服務深度融合,惠州國地稅減輕了納稅人負擔,很多事項不用再來回奔波辦理。
惠州國地稅因地制宜,采取共同進駐政務大廳、互派人員、共建辦稅服務廳等方式全面開展聯合辦稅服務。通過“一窗式”聯合辦稅,實現“前臺一家受理、后臺分別處理、限時辦結反饋”服務模式,“進一道門、到一個窗、找一個人、辦兩家稅”成為辦稅新常態。
惠州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全市7個縣區共建成全職能辦稅服務廳13個,兩局聯合共同進駐了6個政府政務大廳,在31個基層分局辦稅廳互設窗口。
值得一提的是,惠州國地稅還全力突破網絡和業務壁壘,實現“一人一機一屏一窗”,有力提高了聯合辦稅的質量和效率,大幅提高了納稅人的獲得感。
“以前經常在國稅、地稅之間奔波辦業務,來回排隊、交材料,有時候甚至要花幾個小時,現在到聯合辦稅窗口,十多分鐘就可以一次性搞定。”惠州一家企業財務經理李先生感受到聯合辦稅帶來的便利。
用微信可進行代開發票申請、查詢和繳款
“互聯網+稅務”,是惠州市國稅局積極探索的方向。惠州國地稅大膽創新,在全省率先建成國地稅一體化電子稅務局(2.0版),打造成創新落實國地稅合作的一個品牌。
惠州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地稅一體化電子稅務局(2.0版),是在已經成熟推廣運用的惠州國稅電子稅務局(1.0版)的基礎上,結合地稅業務實際而推出的。通過加強數據共享及系統研發力度,目前已實現“使用一個CA、登錄一個平臺、辦完兩家業務”的目標,促進國地稅業務在電子辦稅平臺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了納稅服務質效。
該負責人介紹,在實施全面“營改增”試點過程中,電子稅務局為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注入了強大動能。數據顯示,截至11月30日,該電子稅務局用戶超10萬戶,納入試點范圍的一般納稅人實現了電子稅務局100%覆蓋。
“現在可以在微信申請代開增值稅普通發票啦,非常方便。”市民張先生切實感受到電子辦稅帶來的好處。
這源于惠州國地稅借助電子稅務局平臺,緊扣時代特點及納稅人需求,在全省率先實現微信申請代開發票。當地納稅人直接通過微信進行代開發票申請、查詢和繳款等功能,既便利了納稅人,降低了納稅人的辦稅成本,又優化了業務處理流程,提高了業務辦理效率。
率先實現電子發票申請領用等全流程電子化
據介紹,惠州國地稅還聯合推行電子發票。通過健全發票管理制度,著力推進發票的網絡化運行,推行發票電子底賬,逐一實時采集、存儲、查驗、比對發票全要素信息,從源頭上有效預防逃騙稅和腐敗行為。
同時,惠州國地稅結合電子稅務局的推廣應用,大膽開拓創新,將電子發票推廣納入電子稅務局升級改造計劃,組建項目攻關團隊,以工匠精神加班加點升級改造系統功能,集中攻堅克難。通過這些努力,惠州國稅最終在全省率先實現了電子發票的申請、領用、核銷全流程電子化,有力提高了辦事效率、減輕了征納雙方負擔,推進了電子發票的全面推廣。
面對納稅人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惠州國地稅還在多個聯合辦稅服務廳建立集“自助辦稅區+咨詢輔導區+等候休息區+稅收宣傳點”為一體的新型智能體驗區。特別是“國地通”自助辦稅終端,使納稅人能夠“一機式”辦理國地稅涉稅事項,這不僅有效緩解了納稅人重復排隊、多窗口辦理的局面,更為國地稅信息共享、數據聯通建立了新的渠道。
“線上線下辦稅渠道越來越多元化,我們辦理業務時的選擇也更多了,更加自主和方便。”惠州一家電子企業財務負責人劉女士如是說。
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身份識別系統
在穩步推進《合作規范(3.0版)》落實的同時,惠州國地稅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大膽探索創新,結合惠州實際,聯合共建身份識別系統。
具體來說,惠州國地稅以大亞灣區國地稅聯合辦稅廳為試點,采用“互聯網+”、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公安部門實現數據共享與整合應用,將納稅人身份信息采集、甄別、應用貫穿于整個稅收工作流程,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身份識別系統。
惠州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系統實現“實名登記、實名辦稅、實名管理與服務”,為加強事中、事后管理提供了新的抓手,推動了依法誠信納稅良好氛圍的形成。在試點的基礎上,該系統現已在全市全面推廣,目前運行平穩順暢。
惠州市國稅、地稅系統還嚴格按照省國稅局、省地稅局的要求,全面落實統一稅務行政處罰基準,強化資源整合,全面推進稽查合作,聯合確定檢查對象21戶,聯合開展進戶執法檢查,形成打擊合力。
同時,惠州國地稅加強與公安部門的溝通聯系,嚴厲開展打擊發票違法犯罪活動,營造了公平公正的稅收執法環境。聯合發布欠稅公告,共對978戶欠稅企業聯合發布欠稅公告,共清理欠稅13497萬元。
此外,惠州國地稅通過共享信息等方式協同管理非正常戶,雙方加強風險指標信息共享,聯合開展稅收風險管理。全面推進協同開展定期定額核定及聯合核定征收企業所得稅等工作,進一步促進稅收公平,營造良好稅收環境。
信用評定為386戶納稅人帶來4.7億貸款
國地稅深度合作不僅為納稅人辦稅提供了便利,也為眾多信用良好的納稅人帶來了“資金活水”,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惠州市國稅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惠州國地稅聯合開展納稅信用等級評定,并深化結果運用,共為386戶納稅人提供4.7億元的貸款,有力助推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由于缺乏抵押擔保,以前中小微企業融資貸款比較困難,現在納稅信用良好也是一種 無形資產 ,信用資質好,不僅在出口退稅等方面可走 綠色通道 ,貸款也容易多了。”惠州一家中型企業楊姓負責人感慨,“銀稅互動”提供的貸款,讓企業發展得更好了。
不僅如此,惠州國地稅還聯合加強個性化納稅服務,為51戶大企業提供了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服務措施10項。同時,建立了納稅人需求聯動響應機制,聯合召開了“走出去”企業稅收政策宣講會,并聯合編寫了《致惠州市“走出去”企業一封信》發放到全市“走出去”企業手中,全面告知稅務部門可向“走出去”企業提供的涉稅服務、“走出去”企業在境外可能會遇到的涉稅風險及需履行的涉稅義務等問題,有力地支持了企業更好地“走出去”。
據介紹,接下來,惠州將著力打造國地稅合作示范市。在已有惠城區、大亞灣區等國地稅合作縣級示范區建設經驗的基礎上,以點帶面,統籌推進,實現全市國地稅合作水平的整體提升,努力打造具有惠州特色的國地稅合作新品牌。
(原標題:惠州國地稅一體化電子稅務局用戶逾1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