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讀】在毛澤東詩詞里讀懂湖南磁浮丨12月27日磁浮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28 08:42:00 瀏覽:2618
品讀丨帶你打撈新聞背后的人文密碼
今日關鍵詞:磁浮
時光的印痕,重疊在北去的湘江。
舊日的碧浪滾滾而逝,今日的江水已淹沒其上。時光在江上寫史,上古的詩篇還未讀畢,眼前已是當代的駢儷,華美未央。
舊與新,往昔與現在,在時光的行程中相互歸依,終至匯成無盡的遠方。
123年前的12月26日,一個嬰兒的降生,改變了時光的流向;1年前的12月26日,一條磁浮的開通,驚艷了世人的目光。
久有凌云志
青空里,寫著他不滅的激情昂揚,
仿佛昔日的揮斥方遒還在耳邊回蕩。
壯志已然凌云,又何須仰望,
他伸手,扯云朵拭亮太陽。
故地回眸,依稀是昨日的青年,目光如炬,無畏遠方。
三十八年,仿若彈指一揮。1965年,重回井岡山的他,面對舊貌變新顏的故地,浮現眼前的仍是當年的雄心萬丈,他沉腕撥鐙,疾書落筆——“久有凌云志”,這是他不改的壯志,是即便歲月已滄桑,依然充盈著的斗志與理想。
慶幸的是,他的故鄉沒有辜負這“凌云志”的情懷與擔當。正如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所說,“敢為人先”是湖南人的膽識,“久有凌云志”,是刻在湖南人骨血里的信仰。
2002年12月,世界上第一條高速磁浮線在上海浦東試運行,最高時速達430公里。曾任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的杜家毫當時的直觀感受是,“技術非常先進,但造價不低。”
2013年4月19日,履新湖南不到一個月的杜家毫到株洲調研。在南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他首次登上企業自主研發的磁浮列車。在湖南打造全國首條自主研發的磁浮快線的想法就此萌發。
希望的種子一旦種下,便不會停止生長。從萌芽、籌備、研發、制造到最后通車,長沙磁浮快線凝聚著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殷切關懷,也得益于一系列戰略性、前瞻性的決策。
“我期待長沙在建設中部交通樞紐中走在前列,期待我省具有先發優勢的磁浮技術走向產業化。”正如杜家毫在長沙磁浮投入試運行后親自撰文《寫在長沙磁浮列車開通試運行之時》中所說,“再先進的技術如果始終走不出實驗室,其對社會的價值就難以體現。”湖南省委省政府研究、立項、實施,一步一步將長沙磁浮快線變為現實。
這顆有著“凌云志”的磁浮種子,在湖南這片敢為人先的土壤里,得以孕育,發芽,直至壯大。
只要肯攀登
千軍萬馬踏蹄,他何曾皺眉。
戰火紛飛的年代里,是他沉著的應對和不著痕跡的星火燎原。
功成轉身,他把征服錦繡山河的氣魄,化作細嗅薔薇的淡然似水。
這一生,是“世上無難事,只要肯攀登”的力透紙背。
如今,“只要肯攀登”的氣魄依然縈繞在這片瀟湘大地的上空。在磁浮的誕生過程中,一個個技術難關、一處處施工難題,無不考驗著建設者們的技術水平與登攀高峰的勇氣。
長沙磁浮快線使用的是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中低速磁浮列車“追風者”。磁浮列車研發,沒有任何基礎,“甚至資料都沒有”。
不僅研發人員理論知識缺乏,制造方面同樣如此。從事軌道系統、車體系統、懸浮架系統、牽引傳動系統、直線電機、線路信號系統等研制的相關單位,同樣是站在零的起跑線上。研發,只能在摸索中前行。
但是,再多的困難也沒有嚇到中車株機公司,反而激勵大家把產、學、研、建的鏈條握指成拳,鉚著一股勁,朝中國人的“貼地飛行”目標堅實地邁進。
41家參加單位,數千設計、研發、施工人員,經歷720個日日夜夜,完成了項目全部土建及機電工程,僅用56天即成功完成首列車落車。開建19個多月后,長沙磁浮快線順利迎來試運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長沙磁浮速度與奇跡。
“回顧整個過程,令人感慨萬千。”在副省長張劍飛看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湖南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吸收專家學者們的研究成果,是長沙磁浮快線開通試運行的一大關鍵。而通過科學選址,把一部分的橋墩承臺布局在市政道路中間、高速公路旁側,顯著降低了拆遷工程量,減少了推進阻力。
中低速磁浮解決了傳統軌道交通的震動、噪聲問題,延伸了傳統軌道交通產業鏈,為城鎮化戰略提供了新的軌道交通支持。著眼未來,長沙磁浮快線能發揮更大效應,為我國磁浮技術的自主創新作出更多貢獻。
風景這邊獨好
一年光影,這列磁浮把窗外的四季開成春的河流,羞落了一江霞色。
水杉、樟樹、銀杏、欒樹、北美紅楓……磁浮如紅色的絲絳,把這沿路的煙雨林木,挽成一條牽絆著每一個過客的心結。
在不久的將來,這條長18.55公里、寬200至600米不等的長沙磁浮生態綠帶走廊,必會成為長沙一抹別樣的風景。
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
而磁浮獨好的風景,不止在于窗外。
這條快線的開通,溝通了機場與高鐵站兩大交通樞紐,解決了旅客最為困擾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對于湖南構建“空鐵聯運”一體化網絡、打造中部地區綜合交通樞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外,長沙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城市,同時也是京廣、滬昆兩條高鐵的“大十字”處,左右逢源的優勢,有助于長沙更好地融入長江經濟帶、對接“一帶一路”戰略,而如今長沙磁浮快線的開通,則會將這種優勢得到最大程度的彰顯。
這獨好的風景,也使得磁浮快線產生了極強的“磁場效應”。22日,馬凱副總理一行飛抵長沙黃花機場經連廊抵達磁浮站,在杜家毫、易煉紅等省市領導的陪同下登乘磁浮列車前往磁浮高鐵站。
乘車過程中,馬凱指出技術發展就得鼓勵創新,同時針對運營情況要不斷地進行安全風險動態分析。
在23日的推進“中國制造2025”工作現場會暨國家制造強國建設領導小組第四次會議上,湖南人民欣喜地得知:中低速磁浮技術入圍《中國制造2025》2017年度重大標志性項目推薦。
長沙磁浮快線的國內完全自主知識產權以及80%以上的本土化率標志著湖南具備磁浮系統設計、建設、系統集成、運營管理的能力,為“中國制造2025”提供了示范性效應,也為社會提供新的交通運輸方式和運輸方式組合,帶動形成了新一波的“磁浮熱”。
這條紅色的絲絳,穿行于綠水青山的星城之間,把這三湘四水,點綴成了繁花似錦的世間。
當驚世界殊
“十丈紅塵飾你以錦繡,千朵芙蓉衣你以華裳”,
在湘人的手上,這列磁浮甫一出生,便驚艷了世人。
強大的技術優勢和綠色低碳優勢,使得這列新生的磁浮,在出生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便吸引了來自湖南、全國、甚至世界的目光。
截至目前,長沙磁浮快線已吸引了來自新加坡、奧地利、德國、巴西、韓國等近20個國家和北京、上海、廣州等近30個兄弟城市前來調研考察。
國內成都、六盤水、紹興等城市也已著手進行線路規劃。特別是承擔了長沙磁浮快線部分建設任務的中國鐵建公司,近日在武漢掛牌成立了中鐵磁浮公司。
同時,長沙磁浮快線也走出國門,來到國際舞臺大放異彩。9月23日至25日,2016年度國際磁浮大會在德國柏林召開,長沙磁浮快線作為新面孔首次亮相。在會上,湖南磁浮公司董事長彭旭峰發表20分鐘英文演講,向與會者推介中國的磁浮技術、標準及裝備。
雖是首次參會,湖南省卻抱回豐碩果實。中國代表作為執委;同時考慮到長沙近年來對于城市磁浮的巨大貢獻與迅速發展,大會決定于2017年在長沙舉辦國際中速磁浮交通專題會議;決定于2020年在長沙舉辦國際磁浮大會。
這些收獲,標志著中國在國際磁浮領域的地位與話語權得到進一步加強。
當年,以一點星火形成燎原之勢的他,讓世界發出驚嘆;如今,以一列磁浮驚艷世人的湘人,也無愧他“當驚世界殊”的詩句。
他的詩章,在逝去的時光中開出一朵永恒的花,
如今,在新與舊的交替之間,這列新生的磁浮仿佛攝取了日出的力量。
文/雁丘
【論道湖南頻道《品讀》專欄,每期立足政治、經濟、文化、社會、教育等領域話題,文藝化解讀時事熱點,打撈新聞背后的人文密碼。本文為2016年第54期】
??? 往期回顧:
????【品讀】一條絲帶,穿疊起三城的時空距離丨12月26日
????【品讀】冬意漸濃,然人心思暖丨12月23日
????【品讀】一朵發髻上的紅簪花丨12月21日
????【品讀】以大地之名,用草藥繪一封情書丨12月19日
????【品讀】最憶韶山沖:你離開的地方留下一首詩丨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