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高檢: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多發于經濟發達地區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7-01-10 07:02:00 瀏覽:2620
(原標題:最高檢: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多發于經濟發達的地區)資料圖。中新社發 夏藝瑄 攝
中新網1月9日電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韓曉峰今日介紹,從地域分布上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多發于經濟發達的地區。以批準逮捕情況為例,2015年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批準逮捕的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總人數占全國的72.4%。
最高人民檢察院今日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充分履行檢察職能加強產權司法保護的意見》;通報近年來全國檢察機關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工作有關情況;發布典型案例和回答記者提問。
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最高檢近幾年都發布年度檢察機關保護知識產權典型案例,請介紹下檢察機關近期辦理的此類案件的特點,如類型分布、涉案人員領域和地域特點等。
最高檢偵查監督廳副廳長韓曉峰介紹,從罪名上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主要涉及商標侵權犯罪。用數字來看,從2015年的數字來看,全國檢察機關共批準逮捕涉商標侵權犯罪嫌疑人4200余人,提起公訴7300余人,分別占到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總人數的95.9%和92.1%。除了侵犯商標權的知識產權犯罪之外,其余相對比較多的是侵犯著作權犯罪和侵犯商業秘密犯罪。
韓曉峰介紹,地域分布上看,侵犯知識產權犯罪多發于經濟發達的地區。以批準逮捕情況為例,2015年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批準逮捕的涉嫌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總人數占全國的72.4%。
韓曉峰介紹,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產業化、網絡化、跨區域趨勢明顯。且隨著通訊、交通、物流、網絡的快速發展,犯罪組織體系由過去的以散兵游勇、單打獨斗為主,發展成為具有一定的產業網絡的規模,而且往往涉及多個地區。尤其是利用互聯網實施侵犯知識產權犯罪等新型犯罪案件不斷涌現,給執法司法工作造成帶來了比較大的困難。
韓曉峰表示,侵犯知識產權的犯罪后果越來越嚴重。伴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和互聯網的無國界化,侵犯知識產權犯罪不僅涉案金額迅速增長,而且給權利人造成巨大損失,甚至影響到我國國際形象,造成損失不可估量。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