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市知識產權審判庭揭牌 讓創新主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7-01-10 07:06:00 瀏覽:2673
(原標題:成都市知識產權審判庭揭牌 讓創新主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中國真正開始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是在改革開放以后,到現在也只有30多年,整個歷史進程時間很短。互聯網時代下,各種抄襲、復制、仿制以及假冒事件頻出,知識產權侵權成本低、維權成本高、程序繁瑣,使得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發展嚴重受阻。”在四川大學錦城學院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成都市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基地主任張廷元教授看來,像我國其他城市一樣,成都知識產權保護發展也有著這樣相同的短板和不足。
“在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實行的是 行政保護+司法保護 。”張廷元教授介紹道,在成都亦如此,行政保護方面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但司法保護方面一直沒有跟上進度,不平衡的保護模式,對創新主體來說無法形成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傘,在招商引資以及創新創業發展方面都有一定阻礙。而昨日揭牌于成都天府新區的“成都市知識產權審判庭”體現出成都對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視,展現成都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關鍵動能,體現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決心。
近年來,成都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一直沒有停下發展的腳步,取得成果有目共睹。如今,知識產權保護已成為推進社會經濟轉型發展,提升區域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引擎。面對互聯網時代新的形勢,張廷元認為,成都市知識產權審判庭的揭牌不僅強化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健全了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而且還讓創新主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讓侵權者感受到法律震懾。同時專人專辦進行知識產權維權保護工作,將加快相關案件的辦理周期,提高效率,成為推動創新驅動一個關鍵支撐,為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保障。
“成都知識產權審判庭的揭牌,可以為成都成立知識產權法院進行經驗試點,為成都打造中國知識產權第一城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張廷元談道,知識產權保護發展之路任重道遠,成都有好的基礎和條件,開啟了好頭。
本報記者 趙子君
(原標題:成都市知識產權審判庭揭牌 讓創新主體吃下了一顆“定心丸”)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