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沙:打造知識產權強市,支撐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7-01-16 07:19:00 瀏覽:2829
原標題:長沙:打造知識產權強市,支撐國家中心城市建設
鐵建重工。 曾詩怡 攝
創新活力: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居省會城市第四
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原動力,是城市掌握創新發展主動權的關鍵因素。作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近年來,長沙市緊緊圍繞全市經濟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工作走在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為構建國家中心城市新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6年9月,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信息,長沙市以排名全國各地級城市第一位的成績榮獲“國家知識產權試點示范城市工作先進集體”稱號。
2015年,長沙市申請專利21999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9393件,約占全省的一半,在長株潭三市中占比為73.5%;獲得專利授權14633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7位;城市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19.41件,居全國省會城市第4位;完成版權作品登記2040件,占全省總量的91.8%。2015年12月,長沙在全國首批示范城市復核中,以全國示范城市第二、地級示范城市第一名的成績再次榮獲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截至2016年11月底,長沙市每萬人口有效發明專利量22.87件,同比增長18.86%;完成作品版權登記3562件,同比增長73.86%。近3年來,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新型裝備的“動力單元及其控制方法”、中冶長天國際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的“一種環冷機臺車”等40件專利獲得中國專利金獎和優秀獎,51件專利獲得湖南省專利獎。長沙自主創新能力在長株潭地區的核心地位和全省龍頭示范作用明顯。
市場主體:全市有專利的企業達到7000家
當前,全球新一輪產業與科技革命方興未艾,知識產權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核心競爭力,成為企業轉型發展的關鍵因素。長沙打造國家智能制造中心和國家創新創意中心,關鍵在于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水平。
2016年2月,中國國產首臺世界領先水平的醫藥無菌生產智能機器人在楚天科技成功下線,這是公司啟動系列機器人研發項目以來的第一個自主研發成果。無菌生產智能機器人被認為領域內難度系數頗高的項目。目前,楚天科技已圍繞該項技術申報了多項專利。截至2016年11月底,楚天科技共擁有授權專利1567件,其中發明專利256件,PCT國際專利申請24件。楚天科技董事長唐岳表示:要以知識產權為引領,力爭將楚天科技打造成為“工業4.0”智能制造時代的一個樣板企業,將制造手段轉變成智能化手段,將產品提升為智能型產品。
不僅是楚天科技,中聯重科、鐵建重工、華曙高科等一批又一批的長沙裝備制造企業,不斷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產品,爭相向高端制造、智能制造轉型,已經成為知識產權方面的“高富帥”。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近年來,長沙開展了知識產權“三百工程”、企業專利“掃零”工程、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試點推進工程和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標準化工程,出臺激勵小微企業創新的資助政策,研究制訂《創新平臺知識產權管理指導原則》,持續大規模進行企業知識產權人才培訓。在一系列措施之下,長沙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明顯提高,企業專利創造逆勢增長。
近3年來,長沙市2613家中小企業實現“專利清零”,有專利申請的企業達到7024余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有專利申請的企業占比達到了40%以上。
運營平臺:完成知識產權投融資42.8億元
知識產權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紐帶和橋梁,只有轉化運用才能變為現實生產力,推動經濟轉型創新發展。建設國家中心城市,這是長沙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長沙必須以創新作為發展基點和核心戰略,大力提升城市創新型經濟實力。
長沙作為科教資源十分豐富的省會城市,近年來,為破解知識產權“躺在深閨待人識”這個難題,長沙市整合資源、大膽嘗試,積極搭建專利、版權交易平臺,以敢為人先的精神努力打造知識產權運營先行區,暢通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渠道。截至2016年11月,全市完成知識產權投融資42.8億元。
位于長沙高新區的湖南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是我國中部地區首個知識產權交易中心。該中心通過建立職業經理人管理機制,盤活省內企業及高校、科研機構知識產權存量資產,提供知識產權咨詢、價值評估、展示交易、金融服務、資源整合等全方位服務,實現“知識—財富—產業—服務”一體化。2016年10月,中心運營服務平臺上線運行,并組織首場知識產權項目對接會,實現交易額1.026億元。
中廣天擇“節目購”和湖南文創國際版權交易中心是兩家以版權為核心的版權交易平臺,匯集海量版權資源,面向全國開展線上線下版權交易,累計實現版權交易額3億元以上。中廣天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鼎翰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和學海文化傳播股份有限公司等版權優勢培育企業版權運用示范作用突出,獲評全國版權工作示范單位,帶動和引領長沙版權產業快速發展,全市版權產業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達到5%。
與此同時,長沙作為全國十個知識產權運營服務試點城市之一,擬建立總額達3億元的長沙市重點產業知識產權運營基金,將重點圍繞新材料、電子信息等領域開展運營服務。
立體保護:消除企業創新后顧之憂
有效的保護就是真正的激勵。創新成果只有法律化、權利化才能更好地推向市場、實現轉化,才能更有效地保護權益。
長沙出臺了《長沙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意見》,推動保護立體化。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率先全國建立知識產權審判庭,實現知識產權案件民事、刑事和行政“三審合一”以來,知識產權案件呈現“井噴式”增長趨勢,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年審理知識產權案件444件,2016年增長至2400多件。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長沙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大。
同時,保持對假冒專利行為和群體侵權、反復侵權等惡意侵權行為予以嚴懲高壓態勢。近年來,長沙共立案查處假冒專利案件1598件,立案調處專利、版權糾紛案件316件,案件數量連續數年居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長沙還創新了專利糾紛行政調解協議司法確認機制。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調研數據顯示,國內30%的專利權人遭遇過侵權糾紛,其中僅有10%的權利人采取過維權措施,維權保護仍是知識產權工作的薄弱環節。
為幫助企業有效維權,長沙出臺《長沙市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管理辦法(暫行)》,明確由政府購買法律服務,為企業知識產權維權活動提供無償公益智力援助,對遭遇知識產權訴訟糾紛的創新型企業提供資金援助。截至2016年底,長沙市已累計為三一重工、千山藥機、大業創展等40余家企業提供知識產權智力或資金援助。為幫助企業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權利,長沙還出臺了《企業知識產權境外維權指引》、《企業境外參展知識產權指引》等指導政策,中國(長沙)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還分別在部分區縣和園區設立了分中心,組織知識產權專家服務小分隊,主動上門為企業提供援助和服務。目前,已與全市150家知識產權企業進行了對接。
新圖繪就:向國家知識產權強市邁進
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明確提出:要大力實施“創新驅動、開放崛起”戰略。長沙市第十三次黨代會也為全市知識產權未來五年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實施知識產權工程,在保護、運營和人才集聚上示范引領,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
為深入貫徹省、市黨代會精神,下階段,長沙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知識產權戰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市。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局長彭民安介紹,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創新型城市,前提是知識產權要走在前列,必須補足短板,將知識產權定位于前沿和高端。到2020年,將長沙打造成國家知識產權保護樣板區、長江經濟帶知識產權運營先行區和中部地區知識產權人才集聚區。
可以展望:長沙知識產權保護環境將明顯優化,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更加嚴格有效,市場主體知識產權保護信心顯著提振,創新創業環境進一步優化;長沙知識產權運用能力將顯著提升,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得到快速發展,形成長沙知識產權運營特色。(張軒億 陽明 李莎)
相關推薦專題閱讀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