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高區啟動建設全省首個科創小鎮群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7-02-06 08:14:00 瀏覽:2797
原標題:佛高區啟動建設全省首個科創小鎮群
11月22日,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小鎮群正式啟動建設,這也是我省首個科創小鎮群。
“圍繞制造業創新的發展,佛山高新區打造科技創新小鎮群的模式,將再次走到全國的前列。”科技部火炬中心成果推廣處處長徐軼說。
在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開展的背景下,佛山高新區科創小鎮群將堅持生態優先,注重城鄉和諧,以先進制造業為產業方向,以高等教育、科技創新、產業孵化為建設抓手,著力建設為水環綠繞的“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核心區、“產城人”融合示范區、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新樣本”。
當天,由南方日報主辦的“2016獅山論壇”也在佛山高新區舉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等人士,圍繞“新型城鎮化視野下的中國特色小鎮路徑”進行了頭腦風暴。
“佛山打造科創小鎮群,這樣的提法很有意思,也很創新。”喬潤令認為,科創小鎮群最大的意義在于能夠促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希望科創小鎮群的模式可以形成特色小鎮的廣東模式,向全國推廣。
撰文:李慧君 盛正挺 何帆燕 李欣
爭創珠三角自創區創新樣本
佛山高新區科創小鎮群圍繞產學研、IT、生命健康、創新制造等不同領域,各自打造特色產業來形成錯位發展、相互促進的格局。首批五個小鎮群包括智造小鎮、I.T.小鎮、生命健康小鎮、星光小鎮和制造業創新小鎮,涵蓋了目前佛山高新區內比較重頭的項目和創新的力量,將有效推動佛高區傳統產業的升級,并加快對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培育。
“佛山高新區將聚焦這些重點項目,推動培育壯大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產業高端、高新發展,打造新的增長點。”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認為,科創小鎮群是佛山對國家、省決策部署的生動實踐,也是提升佛山國家高新區建設水平以及詮釋科技創新水平、推動佛山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舉措。
近年來,佛山高新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聚焦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大力發展汽車及零部件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智能家電等產業集群,積極培育機器人、3D打印等戰略新興產業,產業體系逐漸完善,產業基礎逐步夯實,同時圍繞創業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聚集創新發展要素,取得較好成效。
目前,佛山高新區擁有國家級孵化器8家,國家級眾創空間6家,省級及以上企業技術中心81個,省級及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16個;擁有華師、東軟、佛科院等7所高等院校,中科院中醫藥生物科技產業中心等4個國家級孵化器,工匠創客匯等4個國家級眾創空間;還有廣工大數控裝備研究院等多個新型研發機構以及中國(廣東)機器人集成創新中心、清華力合(佛山)科技園等7個科技園區。已經成為佛山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和科技創新的主要陣地。
而此次科創小鎮群的建設,盤活了這些內在資源和優勢,將進一步吸引有實力的科技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孵化育成實體、眾創空間等進駐科創小鎮群,強化實體支撐,夯實小鎮發展基礎。
隨著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粵桂黔高鐵經濟帶合作實驗區(廣東園)、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等重大戰略平臺相繼落地,佛山高新區的區位交通、產業發展、科技創新等優勢更加突出,為建設科創小鎮群提供了良好支撐。
而此次科創小鎮群的啟動建設,將為佛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創新創業以及城產人融合發展提供新思路、新支撐,也為全省特色小鎮建設提供經驗和示范。
“佛山高新區科創小鎮群的概念非常有特色,這比單純的科技小鎮內涵更為豐富,也體現了創新發展的新理念。”廣東省科技廳副廳長楊軍說,“群”體現了集群發展的數量上的要求,還有特色小鎮之間的特色發展、錯位發展和協同發展的內在要求。
楊軍說,佛山、南海充分調動了清華力合科技園、廣工大數控研究院等平臺載體積極參與到科創小鎮群的建設,把佛山高新區的科技要素集聚、產業優勢集聚起來,適應和引領經濟新常態的新探索。他希望,接下來佛山要進一步加快探索與科創小鎮群來支撐佛山高新區的建設新路徑,爭創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的創新樣本。
聚集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源
產業是佛高區科技創新小鎮群總體規劃的依據,也是未來佛高區推動科技創新小鎮群總體協調發展的核心動力。在當天科技創新小鎮群建設啟動儀式現場,南海區人民政府、佛山高新區與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廣東工業大學等高校進行了科技平臺及產業項目簽約,為科創小鎮群集聚更多產業項目。
其中,包括東軟華南IT創業園、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南海)轉化醫學中心、佛山高新區(廣工大)生物醫藥國際技術轉移中心、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孵化器、廣州醫大安捷南海健康產業基地等多個項目簽約入駐。
作為生物健康小鎮的組成部分,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南海)轉化醫學中心由上海新生源醫院集團依托上海、武漢、泰州等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子公司CRO技術服務平臺網絡,組織國內外相關研發與技術服務機構,按照“總體規劃、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原則建設,可以促進廣東省國際、國內創新藥物前沿技術的集聚,形成重大新藥創制項目、臨床醫學的技術轉化氛圍,提升廣東省生物健康產業核心競爭力。
“廣東省人民醫院一直在關注佛山的發展,實際上在過去幾年在佛山南海也一直有展開合作,此次廣東省醫學科學院(南海)轉化醫學中心的項目就是盡快把目前現有專利技術轉化,通過與企業和佛山高新區的合作,盡快可以給病人使用。”廣東省人民醫院院長莊建說。
不僅是廣東省人民醫院,國內眾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資源也在佛山高新區加速匯集。傅江峰是中天思創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總經理,作為進駐IT小鎮的項目,中天思創目前已經在廣東成立公司,未來將會在佛山高新區打造華南公司的研發基地。
“中天思創主要從事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建筑行業領域的技術咨詢、設計規劃等,此次進駐佛山高新區主要看中這里的高校資源和創業氛圍。”傅江峰說,公司與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等組成專業團隊,未來會邀請國內專家在這里成立工作室,并會研發出行業內創新的產品。
在當天的簽約儀式上,珠江西岸裝備制造按揭中心也正式揭牌。該中心由佛山市機械裝備行業協會、海晟金融租賃公司以及粵科融資租賃公司聯合發起,將為中小企業量身定制融資租賃服務。而作為金融支撐,此舉將加快實現機器人+智能控制的示范創新應用,從而加快智造小鎮的建設。
小鎮群建設瞄準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在中國特色小鎮建設如火如荼開展的背景下,堅守制造業創新的佛山高新區,如何探索一條新型的特色小鎮建設道路?在隨后舉辦的“2016獅山論壇”,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特色小鎮的建設展開了討論。
“特色小鎮的建設必須要有差異化。”喬潤令認為,浙江特色小鎮有其自身特點,新經濟發展的創新平臺和傳統產業升級的平臺是它最為突出的兩個特點。
但相比之下,喬潤令認為廣東的小鎮要比江浙的大得多,其共同點都是要解決產業升級和創新的問題。他認為,佛山高新區的科創小鎮群的差異化在于,不僅要把小鎮本身做成功,還要把每個小鎮打造成為南海、佛山乃至珠三角地區的孵化器,讓它的創新成果外溢,從而對佛山的產業轉型形成推動作用。
“如果這些特色小鎮集群能夠促進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這將會具有戰略意義,也對國家接下來特色小鎮從低端走向中高端進行了一個很好的嘗試與探索。”喬潤令說。
除了要有差異化發展外,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東軟控股集團董事長劉積仁認為,科創小鎮群打造人才是重要的一個環節,目前佛山高新區已經集聚了五所大學,如果能把學生的激情激發出來,將會成為小鎮群的重要推動。“我希望科創小鎮群是由年輕人所推動的,活力時尚,同時又讓他們對未來充滿夢想,能把工作、生活、居住融為一體生活的平臺。”
對此,廣工大數控裝備協同創新研究院院長楊海東也認為,科創小鎮群要更好發揮大學生人才的作用,同時還要發揮廣工大、佛山市智能裝備研究院等平臺和眾創空間的作用,把這些人才、平臺、資源發揮起來。
而作為星光小鎮的建設主體,佛山科學技術學院(以下簡稱為“佛科院”)副校長傅江景表示,佛山高新區有巨大的產業力量,同時也有科研技術的需求。而佛科院明年6月份22棟建筑就可以完工,9月份學生就可以入駐,未來一萬多學生的集聚,將會為區域發展培育眾多的人才,這也為星光小鎮的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佛科院未來定位是高水平的應用型理工科大學,由此所定立的發展方向是植根產業、服務產業、引領產業。據悉,目前佛科院已經與企業和平臺合作建設產業學院,培養應用型的人才,包括與瀚藍環境股份有限公司建設了環保產業學院,與LED產業基地建設了產業學院。
■觀點
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
佛高區科創小鎮群可成全國創新典范
特色小鎮是什么?國家發改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喬潤令提出了三個關鍵詞,一是“特色”,“特色小鎮最大的特點就是差異化發展”;二是“小”,“小規模、緊湊型、集約型發展”;三是“融合”,“生產、生態、生活高度融合”。喬潤令解釋道,產業升級所需的高端人力資本對生活環境的更高需求,決定了特色小鎮必須向“大城功能+鄉村生態”的方向發展。
具體到佛山,喬潤令認為,佛山深厚的制造業基礎,使其打造科創小鎮群的計劃成為了全國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的探索之舉。“要把特色小鎮做成助推產業升級的新平臺”,喬潤令說,佛高區發展科創小鎮群有兩個任務,一是發展新產業;二是激活傳統產業,推動其轉型升級。
喬潤令表示,佛高區此次啟動的科技創新小鎮群中的5個特色小鎮,包括生命健康小鎮、I。T。小鎮、星光小鎮、智造小鎮、制造業創新小鎮,既是能引領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的重要新興產業,同時也是培育新經濟的平臺。“如果佛高區的科創小鎮群將來形成一個產業形態和氣候,將成為全國新舊動能轉換的一個典范。”
在喬潤令看來,佛山高新區提出打造科創小鎮群是一大創新。“浙江的特色小鎮都是一個一個的,沒有群的概念。”喬潤令說,科創小鎮群將不同產業群間聯系起來,不是簡單的產業集聚。但他同時強調,科創小鎮群要能達成產業群間的互動,比如建立一個公共創新平臺,各個科創小鎮間的資源能實現共享。
東軟集團董事長兼CEO劉積仁:
大學院校可與地方共建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小鎮
劉積仁認為,科創小鎮群建設關注人的可持續性發展,把教育、創業、小鎮的建設融為一體,為未來的年輕人創造一個就業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小鎮。
劉積仁說,如今的佛山正在探討如何建立一個新的小鎮、新的城市。相比較于其他同樣規模的城市,佛山擁有了許多的大學,這讓它擁有了許多的年輕人,得以在這些年輕人在校的幾年間培養他們對佛山這座城市的感情。“這個培養的過程可以看作是一種要留住他們的文化,是讓他們個人價值能夠在這個城市表達出來的一個空間。”
劉積仁強調大學的重要性,認為所有擁有大學的城市都是幸運的城市,因為擁有大學意味著有大量的年輕人。“未來的城市會是什么樣子?你會發現所有的東西都在變,最不變的就是企業的靈魂,這個靈魂就是創新的人才。”
“大學是最好的創業孵化器。” 劉積仁說,宿舍就是辦公室、實驗室、眾創空間,“校園+”成為了生態,把校園向外拓展,如果附近有良好的教育、醫療等生活環境,那這就形成了一個可持續性發展的小鎮。“年輕創業者所從事的行業可能會消亡、會倒閉,但他會跳到另外一個新的行業,而附近就有學校可讓他們接受再教育,這就是我們所談的任何一個城市的靈魂,那就是為一個城市的人所創造的可持續發展空間。”
他舉出東軟集團在大連成功鏈接20多所大學的例子,稱20多萬軟件工程師創業人才和15萬在校大學生與當地產業結合,正開花結果。“東軟愿意在佛山高新區這塊土地上,利用我們大學的資源和現在創業的這種氣氛,把教育、創業、小鎮的建設融為一體,為未來的年輕人創造一個就業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小鎮。”
■解讀
佛高區科技創新小鎮群:
打造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平臺
佛山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南海區委副書記劉濤根表示,佛高區科創小鎮群的建設,將充分發掘佛高區對外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優美的景觀生態優勢,以及實力雄厚的產業特點和創新優勢,助推全省智能制造中心、珠江西岸區域創新中心的建設。
佛高區科技創新小鎮群的建設,將推動佛山產業鏈的延伸拓展和商業模式的轉型創新,為佛山產業經濟提供先進制造業科技創新平臺、產業創新人才教育培養基地、以及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實驗園區。同時,佛山新興產業將借科技創新小鎮的平臺,推動資源整合、項目組合和功能融合,實現特色產業的集聚壯大。
據介紹,佛山高新區科技創新小鎮群共有5個特色小鎮。其中,智造小鎮以清華力合科技園、廣工大數控研究院等產業孵化器、高等院校、科研機構為依托,發展3D打印、智能裝備等領域的科研、孵化、人才培養、職業鑒定等功能。
I.T.小鎮以東軟學院為核心,以東軟華南I.T.創業園為重要載體,依托“高校資源+產業支撐+政府引導”的創新模式,發展新媒體和動漫創意、健康診斷和可穿戴設備、工業設計、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智能交通、3D打印等泛IT技術。
生命健康小鎮按照“產學聯動、產城融合”的理念,依托廣東(南海)生物醫藥產業化基地為基礎,以生物制藥、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化項目為帶動,發展醫療科教、康復醫療、健康養老等健康服務,建設國際生命科技交流、技術轉移中心,引領國際化生物醫藥技術創新集聚。
星光小鎮依托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的教育與科研優勢,圍繞制造業創新,探索產學研合作新模式,建設佛山產學研融合發展示范基地。大力推進創新型人才培養、行業關鍵性與共性技術研發基地以及大學生創業孵化。
制造業創新小鎮依托大金智地高端產業服務區、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產業基地以及力合星空、聯東U谷等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加速器,打造“創客空間—創業苗圃—科技企業孵化器—現代企業加速器”的完整創新鏈條,重點培育高端裝備、智能制造、新材料、新光源等特色先進制造業集群。
編輯統籌:李杰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