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字招牌為何差點被“搶走”?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2-02-03 03:38:00 瀏覽:3011
提起中國第一臺分光光度計、第一臺天平儀器、第一臺pH計和第一臺旋光儀,國內儀器儀表從業者都知道,它們的誕生地是知名國企:上海精密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下稱上海精科公司)。但是,這塊凝結眾多心血的“金字招牌”,卻險些因為成都科析儀器成套有限公司、上海精學科學儀器有限公司(下稱“成都科析公司”、“上海精學公司”)的搶注而涉嫌侵權無法使用。
近日,浦東新區法院審理了這起商標簡稱搶注案,判決兩名被告構成不正當競爭,兩被告不服提起上訴,二審法院維持了原審判決。
自己商標竟然被告
上世紀80年代末,上海精科公司由上海分析儀器總廠、上海天平儀器廠、上海雷磁儀器廠等14家國內分析儀器企業合并而成,在業內知名度很高。從1996年起,上海精科公司開始使用“精科”商標,但未注冊;2006年,開始在產品、宣傳資料上使用“上海精科”簡稱。公司官方網站稱,上海精科公司是國內最大的科學儀器制造集團之一,不僅在國內市場享有很高的聲譽,產品還遠銷歐亞美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然而,就是這樣一家國內外知名國企,2010年4月卻收到傳票,說它多年培育的“精”字招牌涉嫌侵權。原來,成都科析儀器成套有限公司在向成都市中院提交的訴狀中稱,2002年該公司取得“精科”文字商標的注冊商標專用權,要求法院判令上海精科公司停止使用這一商標,停止銷售標注“精科”注冊商標的商品,并賠償損失。
父子公司涉嫌侵權
成都科析公司從2001年開始成為上海精科公司的經銷商,本身并不具備生產產品的能力,怎么成了“精科”的所有者呢?經調查,上海精科公司發現,成都科析公司2001年8月申請“精科”商標,同時還注冊了“三分”、“上天”、“物光”商標,而這些都是合并成立上海精科公司企業的簡稱。
2009年,上海精學科學儀器公司公司成立,在其網站上,公司簡稱也是“上海精科”;同年,成都科析公司許可其在相關產品上使用“精科”商標,委托案外人生產。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是父子關系。
2011年6月10日,成都市中院作出一審判決,駁回了成都科析公司的全部訴訟請求。而在2010年11月,上海精科公司也以不正當競爭為由將成都科析公司與上海精學公司訴至浦東法院。
庭審爭議出現焦點
焦點一:知名企業簡稱是否受法律保護?
成都科析公司提出,原告不享有“精科”的注冊商標專用權,其字號應為“上海精密”而非“精科”,“上海精科”也不能作為原告產品名稱使用,因此,其訴請沒有法律依據,應予以駁回。
上海精科公司認為,“上海精科”、“精科”是具有知名度的企業簡稱。法庭上,上海精科公司提交了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及39家經銷商出具的證明等證據,證明早在被告申請注冊涉案商標前,“上海精科”和“精科”已作為企業簡稱使用。被告2001年即成為上海精科公司的經銷商,理應知曉這一情況。上海精科公司認為,應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作為企業簡稱使用的“上海精科”和“精科”予以保護。
焦點二:使用“上海精科”標識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
上海精科公司認為,被告授權上海精學公司委托案外人使用“精科”商標,上海精學公司在網站及宣傳產品上擅自使用簡稱“上海精科”,明顯具有攀附“上海精科”簡稱所承載的商譽,足以使公眾產生混淆,構成不正當競爭。
成都科析公司辯稱,自己10年前就已注冊“精科”商標,而原告侵權使用在后。原告從未行使過商標注冊申請權,在審查期、公示期內都沒有提出異議,在5年內也沒有申請商標撤銷。作為商標持有人,授權上海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