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五月婷婷_一本大道色婷婷在线_亚洲国产欧美一区_欧美午夜影院

歡迎訪問尚標商標轉讓網 |  幫助
您當前所在位置:首頁>商標資訊>iPad商標之爭:蘋果為何被咬了
尚標-特價轉讓商標

iPad商標之爭:蘋果為何被咬了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2-02-03 03:38:00  瀏覽:3326
文章標簽:  蘋果 

聲明:凡本網注明"來源:尚標商標轉讓平臺"或”來源:m.6zhiboba.com”的作品,均為本站原創,侵權必究!轉載請注明“來源:尚標”并標明本網網址m.6zhiboba.com!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尚標)”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可撥打電話:400-7187-888。
相關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海县| 西乌珠穆沁旗| 米林县| 镇远县| 土默特左旗| 郁南县| 泰州市| 闸北区| 江津市| 故城县| 连云港市| 甘南县| 高阳县| 娄烦县| 河东区| 永昌县| 桃园县| 腾冲县| 平湖市| 玉龙| 丹棱县| 台安县| 乌兰浩特市| 焉耆| 太仓市| 久治县| 建始县| 喀什市| 永济市| 偏关县| 满洲里市| 商丘市| 磴口县| 察哈| 和林格尔县| 济源市| 时尚| 枞阳县| 新密市| 德庆县| 灵寿县|

                文·本報記者 劉恕

              蘋果iPad商標案一審敗訴,中國內地的iPad商標并不屬于蘋果公司。蘋果公司或將面臨侵權訴訟。

              “果粉”們打開手中的iPad,沒想到的是蘋果公司無權使用iPad商標,蘋果iPad在中國內地銷售要么改名,要么付出高價商標授權費,否則使用iPad商標將變成侵權。

              12月6日,備受業界關注的iPad商標權歸屬案一審判決。深圳市中級法院認為,原告美國蘋果公司及IP申請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IP公司”)主張的商標權歸其所有不能成立。

              ———— 案件回放 ————

              以“閑置不用”為由欲攬商標入懷

              此次iPad商標之爭要追溯到10年前,2000年唯冠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唯冠控股”)旗下子公司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深圳唯冠”)在中國申請iPad文字商標和文字圖形結合商標的商標專用權,2001年獲得核準注冊,之后將該商標使用在其自行研發的液晶顯示器等電子產品上。

              唯冠控股系香港上市公司,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美國、英國等7個國家和地區設有子公司。2001年至2004年,唯冠控股旗下另一子公司唯冠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臺灣唯冠”)在歐盟、韓國、墨西哥、新加坡等國家共獲得8個“iPad”相關注冊商標專用權。

              而在2005年前后蘋果公司策劃相關產品進入歐洲市場之時,得知iPad商標歸臺灣唯冠所有,當時曾以撤銷閑置不用商標等理由向英國商標局提出申請,希望獲得iPad商標,但在英國敗訴。

              2010年2月9日,IP公司以商標連續三年停止使用為由,向中國國家商標局申請撤銷深圳唯冠的iPad商標。該申請已被國家商標局受理。據悉,此案正在審理中。

              被告在此次庭審中認為,原告提起本案確權訴訟,原本就是認定該商標的有效性,是對其所謂“撤銷申請”的實質性否定。

              上演“雙簧”巧奪商標

              蘋果公司在英國“撤銷申請”未果,2009年8月,IP公司開始與臺灣唯冠接觸,要求臺灣唯冠向其轉讓全球所有的iPad商標,也就是除了自己注冊的8個商標以外,還包括深圳唯冠的兩個商標。

              2009年12月23日,IP公司以35000英鎊從臺灣唯冠手中購得iPad商標。

              2010年4月3日,蘋果公司標有iPad商標的平板電腦產品在美國上市。4月7日,蘋果公司與IP公司簽訂轉讓協議,以象征性的10英鎊價格受讓包括涉案商標在內的所有商標。9月17日,蘋果公司iPad產品挺進中國市場。

              由于認為被告拒不履行其轉讓涉案商標的義務,2010年6月,蘋果公司聯合IP公司將深圳唯冠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iPad商標的專用權歸原告所有,并賠償其經濟損失400萬元。

              深圳市中級法院于2010年4月19日受理此案,經過三次開庭審理,最終駁回兩原告的所有訴訟請求。

              ———— 爭議焦點 ————

              轉讓合同對被告有無約束力

              原告訴稱,商標專用權的取得可以是原始取得,也可以是繼受取得。臺灣唯冠與IP公司簽署協議轉讓了所有iPad商標的全部權益,其中包括在中國注冊的兩個商標。因此,被告應該履行將涉案商標轉讓給原告IP公司的義務。

              被告則認為,商標轉讓協議發生在IP公司與臺灣唯冠之間,對被告所有的兩個在中國注冊商標進行轉讓,雖然協議列明標的,但顯然是無權處置,對被告不產生效力。

              一審法院認為,原告如果想購買被告的商標,應當按照中國的相關法律規定,與被告簽訂轉讓合同,并辦理商標轉讓手續。而臺灣唯冠與IP公司之間簽訂的協議,并非原告與被告之間訂立。商標轉讓協議不是被告簽訂,而協議涉及到被告的注冊商標,在協議簽訂后被告也無追認,因此本案合同對被告無約束力。

              另外,原告認為涉案轉讓商標協議屬于集體轉讓交易,而法院稱深圳唯冠與臺灣唯冠是不同的獨立法人單位,授權訂立商標轉讓合同的只是臺灣唯冠,故不能認為是唯冠集團的集體交易行為。

              表見代理能否成立

              原告認為,臺灣唯冠即使沒有對iPad商標的處置權,但臺灣唯冠代表被告簽約表見代理成立。作為該案爭議焦點的專業術語,“表見代理”是指雖無代理權但表面上有足以使人信為有代理權而須由本人負授權之責的代理。

              被告辯稱,從未授權任何人轉讓iPad商標,原告與臺灣唯冠之間買賣第三人的商標,其主要過失在于原告方,表見代理根本不成立。

              法院認為,表見代理是合同沒有相對人或者相對當事人不明確,一方當事人以為代理人有權處分合同標的物,與該代理人之間簽訂的合同。本案涉及的商標轉讓合同不是被告與原告訂立,而是臺灣唯冠與IP公司訂立,該合同有明確的相對人。被告也沒有任何書面的委托或者授權臺灣唯冠與原告IP公司進行談判或者訂立合同轉讓商標。

              法院審理后認為,原告方要商業獲取他人的商標,應當負有更高的注意義務,應當按照我國的法律規定,與商標權利人訂立商標轉讓合同,并辦理必要的商標轉讓手續。而本案商標轉讓合同系原告之一的IP公司與臺灣唯冠簽訂,且與深圳唯冠之間的表見代理亦不成立。故原告的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據業內人士分析,蘋果公司或將上訴,否則使用iPad商標將變成侵權,不僅面臨巨額處罰,iPad產品還可能停止銷售。

              ———— 最新進展 ————

              深圳唯冠起訴蘋果侵權

              據被告代理人之一國浩律師(北京)事務所馬東曉律師介紹,iPad產品進軍中國市場后,深圳唯冠曾經多次試圖與蘋果公司溝通,要求其停止侵權、商談損失,而蘋果公司均置之不理。

              2011年1月,深圳唯冠向北京市工商局舉報蘋果公司使用iPad商標涉嫌侵權。北京西城區工商局于6月在蘋果公司北京西單大悅城直營店進行調查,并出具了擬處罰通知書,單店罰款涉及金額2億多元。隨后蘋果公司要求聽證,并舉行了聽證,但目前工商部門至今尚未作出最終的處罰決定。

              據深圳唯冠另一代理律師肖才元向媒體表示,深圳唯冠目前已開始在廣東地區對蘋果授權經銷商提起訴訟,要求蘋果經銷商停止侵權。法院已受理案件,并將于近期開庭。

              香港民事訴訟不影響確權

              據悉,兩原告于2010年5月20日在香港法院,就雙方爭議的商標轉讓協議產生的合同違約糾紛,向唯冠控股、臺灣唯冠、深圳唯冠等提起了民事訴訟。但目前案件尚無結果。

              “香港這個官司輸贏并不重要。臺灣唯冠與深圳唯冠是隸屬唯冠控股的子公司,而不是母子公司關系。臺灣唯冠沒有權利轉讓深圳唯冠的商標。就算臺灣唯冠在香港敗訴,其應當承擔的也是合同違約責任,它沒有處分深圳唯冠涉案商標的權利。”馬東曉律師說。

              ■ 啟示

              收購知識產權要做盡職調查

              “蘋果是一個偉大的公司,但商標交易要遵循法律規則,深圳唯冠擁有在中國范圍內的專有使用權,除非蘋果拿到許可使用或者受讓商標權,否則深圳唯冠可以禁止任何人在中國使用iPad商標。”馬東曉認為,蘋果公司在購買商標過程中,沒有搞清楚iPad商標在中國的歸屬權,“小疏忽釀成了大錯誤,這是一個慘痛的教訓。”

              “因此,企業進行知識產權收購時,一定要委托律師作盡職調查,確定權屬和法律狀態。如果當時蘋果公司收購涉案商標時,能夠與商標權利人深圳唯冠進行有效溝通,就可能避免打這場官司。”馬東曉提醒企業在并購時,在對資產、債務作盡職調查的同時,千萬別忽略了知識產權的盡職調查。

              無形資產價值不可小覷

              馬東曉說,許多不了解內情的人認為,深圳唯冠對蘋果公司是“獅子大開口”。其實,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后,深圳唯冠經營困難,銀行及貨款負債高達近2億美元,處于破產的邊緣,實際上8家銀行已經成為該公司最大的債權人。

              “深圳唯冠幾乎沒什么值錢的資產,只剩下iPad商標最具價值。”據馬東曉介紹,“因為有這個商標,不斷有人和深圳唯冠談重組,希望利用這個商標救活企業,可見商標對一個企業的作用有多大。” 他說,一個企業不要光看有形資產,無形資產更重要。很多經營不善的企業現金流斷了,但有無形資產還可能扭轉乾坤。

              據負責深圳唯冠債務重組咨詢機構和君創業的負責人李肅向媒體透露,正在推動8家債權銀行聯合起來,就IP公司虛假設立違反美國相關法律進行訴訟,向蘋果公司索賠100億元人民幣,該事宜目前處于準備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