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知識產權保護加運營 重慶部分企業搭上發展順風車
來源:中新網重慶 發布時間:2015-12-05 01:45:00 瀏覽:2333
(原標題:知識產權保護加運營 重慶部分企業產值翻番闖國際)“我們企業上個月與幾內亞共和國的一家商貿有限公司簽署了跨國技術輸出戰略合作協議,將在西非地區行業中推廣我們的專利技術,這些都憑借著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營。”重慶太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吉維群4日在第九屆中國專利周采訪活動中如是說。
在國內,大部分企業還未意識到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一味抓生產不注重自身產權保護的案例也屢見不鮮,造成了企業許多不必要的損失。記者在近日的采訪中了解到,重慶部分企業通過狠抓專利申報、充分運營知識產權的方式,成為了知識產權保護利用的典范企業,也實現了產值的翻番增長,銷路拓展至海外多地。
“2010年,以亞微米銅粉新材料系列專利技術產業化為主的太魯科技正式創立,至今已獲得專利權11項,另有30項發明專利正在申請中。”吉維群稱,“專利技術是公司的最大資產。針對當今世界節能減排與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需要,公司對持續創新的新技術、新產品進行了專利布局。”
吉維群介紹,今年9月,太魯科技以一個發明專利的普通許可使用權作價150萬元入股廣東某科技有限公司15%的股權,“目前系列專利技術的全球布局也正在策劃當中。”
“公司成立5年來,共獲得138項專利,幫助我們在國際市場站穩了腳跟。”重慶鼎工機電有限公司總工程師羅雄彬告訴中新網記者,“企業發展離不開知識產權的支撐,專利就是企業發展最好的‘護身符’”。
鼎工機電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的民營科技型企業。主要研制生產各領域的通用汽油機、汽油發電機組等系列產品。
“公司自成立起便以面向國內外中高端客戶市場為目標,但由于對知識產權不夠重視,在海外市場上還是吃了一次大虧。”羅雄彬介紹,2012年,公司商標在巴基斯坦被一家代理商搶注,雖然經過冗長談判代理商答應歸還專利權,但附加了許多苛刻條件,迫于長遠考慮,公司無奈答應。
“此后,公司在加大商標保護同時,進一步鋪開專利布局。”羅雄彬說,在重視知識產權的基礎上,公司產值由初期的6000萬元,發展為2014年的3.5億元,實現了產值的翻番增長。目前公司除在國內二十幾個省市有經銷網點以外,還遠銷歐洲、美洲、非洲、南美洲及東南亞等68個國家和地區,占領了國內農機、機電等部分中高端市場。
“企業若對專利重視不夠,一旦擴展海外市場,專利官司將遭受損失。”重慶知識產權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說,各公司應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善于利用專利的“武器”維護公司利益。下一步,知識產權局將持續推進企業的知識產權海外布局和并購引進。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