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陽民眾發起了格拉條“商標保衛戰”
來源:潁州晚報 發布時間:2015-12-08 01:26:00 瀏覽:2328
2011年,“格拉條”商標被北京某餐飲公司申請注冊后,阜陽民眾發起了“商標保衛戰”。
日前,有網友在市政務論壇披露,蕪湖的一家機電企業將格拉條的一種制作方法申請了專利。格拉條制作方法被外地企業申請專利。一時間,引起阜城格拉條經營戶和阜陽民眾的關注。
對此,市科技局回應稱,地方特色產品的制作工藝可以申報專利,地方政府部門無權干涉他人申請專利。同時,建議成立相應行業協會,出面推動知識產權維權和保護,塑造有地方競爭力的品牌形象。
網友:一種格拉條制作方法被外地企業申請專利
“阜陽人自己的地方小吃——格拉條,被外地人申請專利了。”在名為《維護阜陽格拉條營業者利益,奪回格拉條制作專利》的帖子中,這名網友表現得憂心忡忡。
潁州晚報記者通過查詢發現,申請號為201410533332.6 的專利,申請人為蕪湖某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申請摘要指出,本發明涉及一種格拉條的制作方法,屬于小吃面食領域,其步驟為將原料粉揉成的面團通過壓力進行擠出制面,制成的面下到熱水中煮熟后撈出用冷水過涼。
摘要說,本方法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面團過軟導致面條勁道不佳的問題,本方法中的原料粉可以是混合面粉,增加了健康指數;本方法中在和面時加入食用堿和食用鹽,保持和保證了面團的韌性和口感;本方法中的和面過程是在真空環境下進行的,本方法中的格拉條煮熟后過冷水,保證了面的爽口和彈性。
潁州晚報記者試圖通過網絡查詢這家公司,但并未發現有官方網站;通過中國電信號碼百事通114系統查詢,依然沒有該公司的聯系方式;同時,網絡上搜索到的關于這家公司的資料,也多是和專利有關,其中涉及電纜防盜技術、扁平電纜技術、智能助力馬桶技術、母羊產前行為識別法等一百多項發明專利或申請,有些和機電技術似乎關系不大。
在相關公開資料中,該公司提及發明專利時都反復強調: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蕪湖某機電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未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
經營者:格拉條是阜陽的,他們申請專利干啥
“震驚!”聽說格拉條制作方法被蕪湖一家機電技術開發公司申請專利了,在阜陽經營格拉條23年的魏海超語氣急促,“格拉條是咱阜陽的特色,全國人民都知道了,他公司申請專利想干啥?”
目前,魏海超經營著兩家“莉松格拉條”店,生意紅紅火火,他的親戚也在阜城開有“蓮池格拉條”“莉偉格拉條”等十多家店,對格拉條有著濃厚的情結。
“暫時不知道這家機電公司目的是啥,但格拉條是阜陽的,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這個事情,并引起警醒。”魏海超表示,要說申請專利,格拉條制作方法也應該是阜陽本地經營者的專利。
在阜陽政務論壇發帖的網友則表示,申請摘要中的這些方法正是阜陽格拉條的制作方法流程,一旦被申請成功,阜陽格拉條經營者將會失去對格拉條的所有權。
“從公開資料來開,該申請還在審核中,希望有關部門重視,采取必要手段,維護本地百姓的利益。”這名網友表示。
“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及時溝通處理此事。”網友“何妨”跟帖表示。
也有網友認為不必太過緊張。“只是其中一種制作方法而已,在申請專利的說明里面寫了。并不是說格拉條是他們發明的,他們只是發明了其中一種制作方法,把面粉換了而已。”網友“浪潮”表示。
市科技局:無權干涉他人申請專利
建議成立行業協會,塑造有地方競爭力的品牌形象
針對這名網友反映的情況,阜陽市科技局也作出回應。
該局在公開回應中指出,網友反映情況屬實。經查,這項發明專利名申請日期為2014年10月11日。
“地方特色產品的制作工藝可以申報專利,地方政府部門無權干涉他人申請專利。”市科技局回應稱,專利是自然人、企事業單位、科研院所向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法認定的。
市科技局指出,目前這項發明專利正處于實質審查期,如果我市經營戶認為創造性不夠,發明內容是現有技術,可以向國家專利局提出這個專利申請無效的請求。
“保護地方特色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各級政府部門的職責。”市科技局回應說,由于地方特色以民間自發為主,口碑相傳,各自為戰,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亟待增強。
市科技局建議,可以成立格拉條、枕頭饃等行業協會,出面推動知識產權維權和保護,同時加大地方特色的創新投入和研發,新產品要及時申請專利,取得專利保護。同時要注重品牌建設,塑造有地方競爭力的品牌形象。
“我做了23年格拉條了,水面比例,水煮時間等都有講究,這個過程我最熟悉,他們用幾句話就能把這個地方傳統面食的制作工藝說清楚?”魏海超說,他堅決反對蕪湖這家公司的行為,隨時愿意為保護格拉條阜陽地方特色去努力。
各界聯手,“格拉條”商標戰成功
2011年, 潁州晚報曾以《阜陽格拉條商標遭北京餐飲公司搶注》、《阜陽各界發起“格拉條商標保衛戰”》、《阜陽經營者反對“格拉條”被注冊》、《阜陽餐飲協會將提出“格拉條”商標異議》和《“格拉條”商標注冊進入異議待審狀態》等為題報道了阜陽發起的格拉條“商標保衛戰”情況。
2011年6月27日,得知相關情況后,潁州晚報在第一時間發出了第一篇報道,阜陽民眾積極行動起來,市餐飲協會和經營戶都提出了異議申請。
歷時兩個多月的報道中,很多市民都積極參與其中,出謀劃策。老家在阜陽的合肥某商標公司負責人提供了許多商標注冊規定知識,并愿意免費代理申請異議;在外地打工的游子常常為記者提供及時的信息。
幾家規模較大的格拉條經營戶和市餐飲(烹飪)行業協會等也提出了異議申請,市商務局為此還批出了專門經費。整個過程形成了媒體關注、民眾參與、政府重視和協會推進等特點,也取得了階段性進展。
昨日,潁州晚報記者登錄國家工商總局商標管理局官網查詢發現,國際分類號為30號、注冊申請號為8609241的“格拉條”商標注冊申請于2010年8月25日,次年5月12日初步審定。
3個月后,國家工商局商標總局收到異議申請或補充材料,商標進入待審狀態;2013年10月22日,商標異議完成。該商標沒有被北京這家餐飲公司注冊成功。
“格拉條”商標保衛戰的系列報道刊發之后,阜陽格拉條經營者商標保護意識明顯提升。繼蓮池格拉條最早的經營者魏海超注冊“莉松格拉條”之后,他的親戚也申請注冊了“蓮池格拉條”商標。
同時,阜陽本土經營戶和相關公司也在不同的國際分類號內申請注冊了相關商標,“土老帽格拉條”、“阜之味格拉條”、 “維AZ格拉條”、“周記格拉條ZJ”、 “勁爽格拉條”、“ 宴遇格拉條”和“七姐妹格拉條”……
目前,本地格拉條相關商標申請注冊已超20個,其中多個已經獲批,格拉條的阜陽特色在商標層面基本形成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