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品牌2015大盤點
來源:成都日報 發布時間:2015-12-29 01:32:00 瀏覽:2088
原標題:成都品牌2015大盤點
加快成都自主品牌國際化發展步伐
品牌競爭力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在“十三五”期間,成都要實現“高標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建成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初步建成國際性區域中心城市”的總體目標,就需要提升城市品牌的國際影響力,并培育一大批走向世界的成都自主品牌作為支撐。
自主品牌國際化——市委十二屆六次全會通過的《關于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的決定》提出:“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統籌推進科技、管理、品牌、組織、商業模式創新……堅持優化存量與培育增量并舉、質量提升與品牌建設并重……完善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的知識產權共享機制,深入實施專利戰略、品牌戰略、標準戰略和商標戰略……提高企業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能力,在標準制定、商標版權、地理標志等領域,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自主知識產權知名品牌和領軍企業。”
該《決定》把品牌戰略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都品牌戰略在“新常態”下如何“再出發”?本報特盤點成都2015品牌戰略發展成效,為成都品牌的國際化發展探路,讓品牌戰略工作為“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助力和開路。
成都品牌提質增效——成都創造“中國馳名商標”在2015年首次突破100件,新增13件,總量達到111件,居全國副省級城市前列。昨日,據成都市工商局、市品牌辦通報,今年,全市推進品牌戰略工作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深入推進品牌戰略實施為主要抓手,以工業園區為重要載體,以培育服務和監管維權為具體行動,以完善工作機制和服務體系為根本保障,著力強化“品牌培育、品牌服務、品牌保護”三大關鍵環節,切實提升品牌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品牌培育取得新成果,注冊商標快速增長,截止2015年10月底,全市新增有效注冊商標2.88萬件,刷新年增量記錄,累計達18.1萬件,增幅達23.6%。新增中國馳名商標13件,總量達到111件(上年度總產值超過3100億元),其中第一產業28件,占25.2%;第二產業61件,占55%;第三產業22件,占19.8%。圍繞扶持小微企業發展,著力引導本土企業爭創著名商標,新申報省著名商標128件;新增市著名商標61件,全市市著名商標累計達665件。
保品牌、促公平——商標監管保護力度加大。落實“網漁式監管”要求,加大馳名、著名商標專用權保護力度,加強注冊商標使用、商標印制行為監管,嚴厲打擊商標代理違法行為,辦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案件50件,罰沒金額89.42萬元。召開了成都市馳名商標企業座談會,收集馳名商標企業維權需求,納入重點保護名錄。加大打擊侵權假冒偽劣行為的執法力度,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蘋果商標專用權保護專項執法行動,保護涉外商標知識產權,營造良好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
扶持小微品牌——積極開展小微企業品牌服務工作。建立完善了小微企業品牌服務指導、激勵、扶持和保護等機制,篩選確定重點培育企業100家,依托品牌服務專家團開展“一對一”上門指導服務,幫助小微企業解決品牌創建、運用管理、維權保護和市場拓展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小微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2015年新培育年產值在3000萬元以下的小微企業成功認定成都市著名商標13件。
推廣天府品牌——積極拓展品牌宣傳,大力推廣“天府品牌”。通過市政府新聞辦發布了《成都市品牌戰略暨工業園區品牌發展報告》,彰顯了“品牌成都”的發展魅力。組織開展“成都創造”中國馳名商標特別報道、培育本土自主品牌扶持小微企業發展、共建共享國際購物天堂消費滿意在成都等系列主題宣傳展示,充分展現了品牌戰略在促進產業升級中發揮的積極作用。高效運用春熙路、順城街、永豐立交等黃金地段的市政資源品牌展示平臺,組織品牌公益展示12批次,有力提升了本土品牌社會知曉度和影響力。積極組織成都市具有代表性的馳名、著名商標企業參加2015國際商標品牌節,同時將成都商標戰略實施示范成果在商標節上進行展示宣傳。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