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尚標:“非誠勿擾”商標之擾,或為商標轉讓劈路鋪道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01-15 01:20:00 瀏覽:1913
江蘇衛視不顧深圳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1月9日照常播出《非誠勿擾》欄目,將自己推向了無視法律威嚴的境地。而“非誠勿擾”45類商標持有人金阿歡,并未從判決中獲取經濟利益上的補償。打官司不為錢,為商標所有權的認定,筆者斷定其“志不在小”。“非誠勿擾”的背后還有更大的城府。
《非誠勿擾》欄目經過近五年之久的運作,已經成為俗稱“相親節目”中的金字招牌。并且憑借與各大婚戀網建有的合作關系,《非誠勿擾》儼然是行業內最具影響力的品牌。假如法院的判決最終使得江蘇衛視失去“非誠勿擾”的合法使用權,那么“非誠勿擾”商標的祈求者,必定趨之若鶩。
這或許才是金阿歡想要的結果,打官司只是為以后的商標轉讓鋪平道路。
搶注商標,借機炒作,待價而沽,在商言商來說并不為過,國內國外都有存在。但對市場造成的影響卻實不在小,例如iPad商標侵權案件,高額的轉讓費轟動一時。然而這種借助法律規則,唯利益所驅使的市場環境并非健康的。
就此,記者咨詢尚標知識產權創始人林建勝先生。他說,許多成長型企業老板,大眾創業者一般都習慣于先申請公司,再購買或者申請商標,這是企業或者平臺在商標品牌的定位上次序錯誤;在此,呼吁大眾創業者,成長型企業家,老板在互聯網+時代中重視商標的重要性;正常的次序是先申請或者購買商標,后再申請公司。
由此看來,“非誠勿擾”案件之于金阿歡的重要性,并非在于使用權受到了侵犯。將這一事件呈現于公共面前,為“非誠勿擾”商標賺足眼球,贏取商機才是重點。如果其運作成功,那么或許又將會促成一件天價的商標轉讓事件。
商標是用來區別一個經營者的品牌或服務和其他經營者的商品或服務的標記。通俗而言,只是一個名號而已。但在實際運用之中,商標越來越成為一種認知憑證,代表著企業的信譽和形象,其估值無可限量。
林建勝先生表示,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把小商標打造成行業領先品牌,需要長時間的信念堅守與經營累積。而短時間內的商業運作,即便可以獲取一個高價值的商標品牌,也只是物質財富的滿足,并未創造出精神內涵。一個品牌一定是經年累月,用心誠意釀出來的。

據了解,尚標知識產權集團14年專注于商標轉讓,致力于打造一流商標品牌代理與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品牌。林建勝介紹,近年來,商標侵權案件增多,天價轉讓費迭出,商標轉讓搞得人心惶惶。我們正要從中吸取教訓,讓知識產權警鐘長鳴,做好產品,誠信經營。多年來,尚標商標交易平臺通過商標轉讓方式幫助數以萬計的企業和個人擁有了注冊商標,解決了品牌經營問題,助其走上品牌化發展道路。
或許有人期待著一步登天,但對多數人來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才是正途。盡早獲取商標,走在做事業的征途之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