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錢”難?來試試商標融資
來源:河南商報 發布時間:2016-01-28 02:56:00 瀏覽:1596
原標題:“找錢”難?來試試商標融資
近日,河南商報微信公眾號“投牌”針對商界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6%的企業家表示,融資成本太高。但你知道不,有一種融資方式可以嘗試,并且已經有過成功的先例——商標,也能質押給銀行獲得貸款。
5年前就有豫企用商標融資
很多企業恐怕并不知道,商標權可以用于質押貸款。我國《擔保法》第七十五條第(三)款中規定,“依法可以轉讓的商標專用權、專利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可以質押。《河南省股權商標專用權質押貸款暫行辦法》,也于2010年4月落地。
有官方媒體報道稱,河南最早傳出商標權質押融資的成功案例是在2011年1月份,鄭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信陽五云茶葉集團、鄭州好想你棗業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企業,在國家工商總局利用商標專用權質押,融資共計2.5億元,其中鄭州三全食品有限公司融資達1億元。這一壯舉,被當時的媒體形容為“河南省商標權質押融資實現了零的突破”。
“智本”變“資本” 不容易
事實上,企業要通過商標權質押融資,變“智本”為“資本”,要邁過很多“門檻”。
“不是擁有一個商標,就能申請貸款的,它有門檻。”鄭州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監督管理處人士告訴河南商報記者,最基本的門檻有以下幾個:商標得是中國馳名商標或省市著名商標,而且須在有效期內;商標使用已經超過三年;另一個條件也較為苛刻,即企業至少連續三年盈利,在行業中具有相當的規模,有穩定的產品和市場,管理和財務核算規范。
最難的環節,是對商標的價值評估。“河南省幾乎沒有具有權威性的專門商標評估機構,評估市場不成熟。”某商標專利事務所經理孫俊超稱,各家評估機構對同一商標的價值判斷可能會存在分歧。
另外,銀行則認為,商標是無形資產,貶值風險高,不敢放貸。評估代理機構與企業聯合抬高知識產權價值,也是銀行擔心的事兒。
河南商標融資案例并不多
相比較浙江、安徽等城市的商標質押登記數量,河南的商標融資排名不容樂觀。有企業吐槽,商標質押貸款手續煩瑣,費用偏高。手續完成后,企業還需支付貸款額度一定比例的評估費,“銀行貸款額度并不高,通常為評估額的10%~30%。”
2015年,商標局共辦理商標質押登記1123件,月均辦理93件。其中出質人(商標注冊人)最多的五個省市分別為:浙江382家、安徽243家、廣東61家、山東56家、北京55家。浙江、安徽作為辦理商標質押登記最多的兩個省份,其出質人和質權人(一般為銀行、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也可能是非金融型機構或個人)數量之和占總數量的55.6%,占比已超過全國總數的一半。
在出質人和質權人排名前十的隊列中,均未見河南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