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住本土商標 認識“泉州制造”
來源:東南早報 發布時間:2016-02-24 01:47:00 瀏覽:3563
記住本土商標 認識“泉州制造”
20多名學生記者在泉州商標館認識泉州

講解員手中的陶瓷是大師設計的,它的商標便是大師的名字。

在商標館合影留念

標示家族商標的木牌

這尊彌勒佛也有商標
茶葉、瓷器、鞋服、衛浴、調味品……2月18日下午,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泉州市晉光小學、泉州市新隅小學的20多名學生記者在泉州商標館,看到了許多生活中常見的商標品牌,了解商標的發展歷史,還通過館中近千件展品進一步認識“泉州制造”,認識家鄉泉州。
在這里,學生記者在講解員徐福樹的引導和介紹下,逐一參觀展區,驚訝地發現那些響當當的、經常在電視里看到的品牌竟然來自家鄉泉州;在這里,他們發現,原來“商標”不是當代人的專屬,早在新石器時代,泉州就有商標的雛形了;在這里,他們認識了中國馳名商標、福建省著名商標、泉州市知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等。
為了讓學生記者更深刻地記住泉州本土的商標,徐福樹給大家出題——兩分鐘內說出泉州的地理標志商標,優異者能得到《閩南茶史三記》一書。大家于是默默背誦起宣傳板上的泉州“特產”,爭先恐后地回答,最終6人勝出。在這個過程中,小伙伴們已將這些商標記在心里,“印”在了腦海里。
★見識泉州悠久的商標
□學生記者 黃悅銘(泉州市晉光小學三年級)
商標館的徐叔叔為我們介紹了泉州商標的一些相關數據:泉州有144件中國馳名商標,居全國地級市第一名;有效注冊商標總數19.8萬件,占全國2.3%,位列全國第二名。
我們在參觀中了解到,早在230多年前,有一種茶,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專門賣給遙遠的外國,它來自惠安,申請注冊商標“龍雀”,現在仍在使用;“安記”,它來自清朝,由陳寶琛(皇帝的老師)提名,現在我們家還經常使用這個品牌的調味品;PEAK(匹克)在2009年成為中國馳名商標,在館中,我們看到了一雙純金打造的球鞋,閃閃發光,據說其中一只鞋放在總部,一只則放于泉州商標館展覽……
我們還看到了一幅面積較大的泉州商標地圖,在晉江這個區域,商標密密麻麻分布著,品牌以鞋服為主。沒想到,泉州有這么多歷史悠久的商標以及馳名商標,我為泉州感到自豪。
★難忘商標館之旅
□學生記者 傅婧雯(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五年級)
“小記者們,泉州注冊的商標數據在這里: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馳名商標144件,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一位;有效注冊商標總數19.8萬件,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二位;馬德里國際注冊商標786件,位居全國地級市第三位……”徐福樹叔叔耐心地為我們講解。
我們來到泉州地理標志商標展示板前,看到19種泉州的商標“特產”,德化陶瓷、德化瓷雕、惠安石雕、德化戴云黑雞、安溪鐵觀音、安溪黃金桂、深滬魚丸……我認真地看著。這時徐叔叔說要考考我們:“答出10個以上地理標志商標,就能獲得一本《閩南茶史三記》的書。”說話間,大家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領”,默記在腦海里,都希望能拿到這本書。
何為商標?在我看來,商標就是讓我們泉州人驕傲的那些品牌。
★透過商標認識泉州
□學生記者 周欣婷(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五年級)
這次活動,我們來到泉州商標館參觀,感受“品牌之都”的魅力。你們知道日春茶葉最初的名字是什么?日香茶葉。后來,它的規模慢慢發展壯大,突然意識到“日香茶葉”這四個字已經被注冊了,于是便改名為現在使用的“日春茶葉”。
我覺得最有趣的是徐叔叔讓我們背出十個以上泉州地理標志商標,如果全對了就可以得到一本書作為獎品,這可有些難度。當下,我憑自己的記憶力,鼓足勇氣接受挑戰,永春佛手、古浮紫菜、石亭綠茶、永春蘆柑、惠安石雕、 德化瓷雕……我一口氣說出了8個,還差兩個時,我腦子突然短路了,不過很快又“恢復”記憶,終于將這本書收入囊中。
整個過程中,徐叔叔帶我們認識了許多商標以及特別珍貴的瓷雕作品。這次活動太有趣了,我收獲了許多商標知識,還感受到了泉州人的聰明才智。
★我驕傲,我是泉州人
□學生記者 洪藝萌(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三年級)
以前經常聽大人們說泉州是“品牌強市”,我聽得一頭霧水。參觀了泉州商標館后,我明白了這四個字的意義。
永春蘆柑、安溪鐵觀音、惠安石雕、閩南水仙、曙光甘薯、古浮紫菜、深滬魚丸、石亭綠茶、南安申鷺達、 八馬茶葉、喬丹運動服、東石傘具、富貴鳥鞋業、小頑皮童裝……這些商標都是泉州響當當的招牌,無一不令人嘖嘖稱贊。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化陶瓷,其中有一個可干燒800度的高耐熱陶瓷煲煲王,聽說可烹煮供500人同時享用的美食,太不可思議了。
因為這些商標,讓人杰地靈的泉州更加多元,我驕傲,我是泉州人!
★泉州商標之“最”
□學生記者 楊昕(泉州市新隅小學五年級)
在泉州商標館,我發現幾個之“最”:目前發現的最早的商家記號實物標志,是1974年在泉州后渚港出土的宋代海船上發現的“西河醬瓜”字樣木牌;泉州最早的中國馳名商標,是在1999年1月獲評的“富貴鳥”、“安爾樂”;2014年度全國最具成長力的十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我們家鄉就有“德化陶瓷”、“深滬魚丸”兩件;安溪鐵觀音和安溪黃金桂,是泉州第一批經國家商標局核準的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我還發現,晉江是全國最大的運動鞋和旅游鞋生產地。喬丹企業生產了一雙超大號的球鞋,那是一雙真實的鞋子哦,不過應該沒有人能穿上它吧,鞋碼實在太大了;在匹克的展區前面,有一只純金打造的球鞋,吸引了我們的眼球。
徐叔叔說,商標注冊是商標使用人取得商標專用權的前提和條件,只有經核準注冊的商標,才受法律保護,是獨一無二的憑證。
★領略泉州商標風采
□學生記者 吳汶栩(泉州開發區實驗學校四年級)
“八馬茶葉”、“陳仁海”、“金剛煲”、“匹克”等這些在泉州家喻戶曉的名字,原來就是商標。徐叔叔領著我們逛泉州商標館,邊詳解每一個商標背后的故事。各種各樣的商標呈現在我們眼前時,我對商標的定義更清晰了。
徐叔叔說:“商標的起源可追溯至古代,當時工匠將簽字或符號刻在藝術品或生活用品上。這些標記,演變到今天,就是商標注冊。當時也有對商標的保護制度,幫助消費者識別和購買某產品或服務。”哇,原來古代就有商標了。
在最后一個區域,我們共看到19種地理標志商標:永春蘆柑、山格淮山、虹山紅心地瓜……徐叔叔說:“誰能兩分鐘之內記住10個以上商標,就可以得到一本《閩南茶史三記》。”這時,大家伙來了精神,眼球一下子集中到了商標上,在比拼中,我順利完成任務,得到了這本書。
這次泉州商標館之行,讓我們領略了泉州商標品牌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