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故事:“蘋果”公司商標背后的故事
來源:尚標采編 發布時間:2016-03-04 02:18:00 瀏覽:3086
APPLE(蘋果)是美國APPLE公司的世界著名品牌,在電腦、個人數碼領域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蘋果電腦公司,以其獨特的“殘缺蘋果”標志享譽世。蘋果產品以出色的產品設計、開創性的創新理念、優秀的用戶體驗獲得全球數億用戶的青睞。
可有誰知道,這個蘋果背后的故事?這個蘋果,不是啟發牛頓思考的那個“神賜之果”,是毒死“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的那個毒蘋果。阿蘭•麥席森•圖靈, 1912年生于英國倫敦,1954年死于英國的曼徹斯特,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因幫助研制“bombe”破譯機,破解了德國的著名“Enigma”(“迷式”)密碼系統而聞名天下。因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領域的成就,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他是計算機邏輯的奠基者,許多人工智能的重要方法也源自于這位偉大的科學家。
1954年6月8日,圖靈42歲,正逢進入他生命中最輝煌的創造頂峰。一天早晨,女管家走進他的臥室,發現臺燈還亮著,床頭上還有個蘋果,只咬了一小半,圖靈沉睡在床上,一切都和往常一樣。但這一次,圖靈是永遠地睡著了,不會再醒來……經過解剖,法醫斷定是劇毒氰化物致死,那個蘋果是在氰化物溶液中浸泡過的。圖靈的母親則說他是在做化學實驗時,不小心沾上的,她的"艾倫"從小就有咬指甲的習慣。但外界的說法是服毒自殺,一代天才就這樣走完了人生。
今天,蘋果電腦公司以那個咬了一口的蘋果作為其商標圖案,就是為紀念這位偉大的人工智能領域的先驅者——圖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