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梅章記代表:重視品牌戰略 不要因商標吃虧
來源:生活報 發布時間:2016-03-14 03:08:00 瀏覽:1645
在全國“兩會”開始前,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全國人大代表梅章記喉嚨動了一個小手術,本來醫生建議他最好不要發聲,可在分組審議現場,他還是用沙啞的嗓音表述著自己的觀點,希望為黑龍江經濟快速發展建言獻策。“我發現現在一些龍江企業在發展中都遇到商標和品牌問題,這其中有因為政策存在不足造成的。”采訪中,梅章記告訴記者,他這次建言的重點就是修訂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希望通過自己努力助推和保護龍江企業發展,讓諸如五常大米在內的特色產品,其他人無法仿冒,也希望有更多黑龍江知名商標在國內甚至國際上叫響。
商標近似判定仍存主觀判斷
梅章記告訴記者,現在每個行業的產品種類繁多,我省一些產品品牌發展中就會經常遇到一個問題,本來自己的產品質量、工藝比其他省份要好,或者黑龍江就是原產地,但產品在申請商標的時候,因為商標近似,后申請企業就不得不改變原來想法,不能突出最優勢的地方。有的商標是我省企業最先使用,而且具有一定知名度,但其他企業稍微修改元素也能通過,給原有品牌帶來一定影響。
他在調研過程中發現,《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在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查階段,審查人員對商標近似的判定仍然存在一定的主觀判斷,對個別商標的近似判定上出現同理、同類商標及案件近似判定意見的不一致。同時,還存在商標申請注冊的初步審查階段,審查人員沒有對在先裁定過的判例進行充分的考量與參鑒。比如已經被宣告無效后,惡意近似商標侵權的情況下,有個別這樣的商標竟然還能夠初審公告,有些甚至能夠注冊成功。
此外,現行《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相對于新修訂的現行商標法與實施條例以及現實情況存在滯后與差距。
商標初審標準化存不足
梅章記說,出現上面問題,主要是現行《商標法》施行后,法規執行標準的制定與修正沒有跟進。對于商標注冊初步審查階段的執行標準與規程,尚需在統一化、標準化方面進行加強。初步審查階段對在先裁定過的近似商標判例進行考量與參鑒的意識有待加強。
梅章記告訴記者,除了上述原因外,因為我國商標注冊數量逐年大幅增加,而商標局審查人員數量與逐年增長的商標注冊量極度不成比例,從而造成商標審查人員平均每人的工作量極為繁巨。其中,在商標注冊初步審查階段和維權案件審理階段尤為突出,而這一問題在這兩個環節形成惡性循環。首先存在漏判或錯判,還要面臨很多企業維權,工作量繼續加大。另外,侵權企業不用承擔任何行政懲戒,侵權成本極低,心存僥幸并變本加厲的大量注冊近似侵權商標。
減少錯漏判打破惡性循環
對于上述問題,梅章記也提出了解決方案。他建議,應該加快完成對《商標審查及審理標準》的修正、完善,總結該標準施行十年來的經驗及不足,并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加強對商標注冊初步審查階段中近似商標審查工作的標準化執行規程,盡快修訂出臺相對應的標準。在商標近似判定的過程中,一方面,應依照近似商標判定條件進行近似商標的判定;另一方面,還要對在先裁定過的同理、同類近似商標判例,以及相同申請人及在先權利人近似商標的判例,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必要的參鑒,并作為近似商標判定的重要考量條件之一。”
同時,他還建議加大對已經使用商標的保護力度,打破惡性循環,減少漏判、錯判的幾率,從而達到降低近似商標維權案件數量的目的,以降低維權企業或個人的綜合維權成本,以及行政資源成本。增加商標審查人員編制,提高其中法律相關人才的配置比例,從專業化角度,提高審查人員數量,以滿足逐年增長的商標注冊量及案件審理量,適當緩解審查工作壓力。
支持糧食深加工項目
除了關注商標問題外,作為食品加工企業,梅章記也很關心黑龍江陳化糧儲備糧問題。他介紹說,農業行業供給側改革,應該加大糧食深加工力度。陳化糧處理就是其中一個值得重視問題。一些儲備三四年玉米拍賣時,會給國家造成很大經濟損失。
所以他希望國家可以適度給玉米深加工企業一些補貼,放開玉米生產區域內燃料乙醇的生產限制。加快消化陳化糧,還能創造更多經濟效益。
以老村長酒業為例,正在建設產能為50萬噸酒精的玉米深加工項目,全部投產年消耗150萬噸玉米。梅章記說:“希望在我們這樣食品加工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在政策支持下,更多食品深加工項目能在黑龍江建成,這樣無論是對糧食銷售還是增加產品附加值都有很重要退推動作用。”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