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標富農”創了品牌樂了農戶
來源:海口日報 發布時間:2016-03-31 02:03:00 瀏覽:1751
合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是農村發展的一項重要工作,近年來,瓊山區工商局在區委區政府的指導下,大力實施商標富農工程,深入推行“地理標志商標+企業+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使得一批高知名度的地理標志商標享譽全國,涌現出以云龍淮山、胡椒等主打品牌的一批經濟效益好、帶動輻射強的地理標志品牌,有效提升了當地農產品競爭力、增加了農民收入,推動轄區農村經濟發展。
補貼146萬元注冊545件商標
據瓊山區工商局有關領導介紹,按照《海口市瓊山區“商標富農”工作實施方案》的要求,該局舉全局之力,積極推動商標富農工作,4年以來,力度一年比一年加大,成效一年比一年更好。
商標富農工作堅持“五個相結合”:一是堅持與品牌興農相結合;二是堅持與保護文化遺產相結合;三是堅持與生態文明建設相結合;四是堅持與保護商標資源相結合;五是堅持與創建品牌商標相結合。
截至目前,瓊山區共發放補貼款146.6萬元,其中,引導農產品注冊商標545件、省著名商標13件、國際商標1件、地理商標1件、非物質文化遺產商標12件,包括瓊臺福地、忠介路、繡衣坊、海瑞故居、瓊臺福地圖標、府城元宵換花節、瓊臺書院等。還注冊了農家樂等服務商標15件、“永興島”系列商標12件共12類,包括農產品種植、農產品加工、海產品養殖、海產品加工、旅游服務、珠寶、酒類、飲料等。注冊了瓊山農產品圖案商標7件及“三色三美” (古色、紅色、綠色、美景、美事、美味)商標7件。有效促進了瓊山現代農業的發展和農民增收,進一步提升了瓊山區旅游的知名度。
發展商標富農破解“三農”瓶頸
據了解,瓊山區委區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商標富農工作,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工作議程,列入全區發展總體規劃,專門成立了區長擔任組長,工商、農業、財政、發改、科工信、商務、鄉鎮政府等23個部門為成員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商標挖掘、引導、注冊、管理和保護等工作。用商標富農破解“三農”發展瓶頸。
該區始終做到“三優先”:產業扶持重點,商標富農優先;資金使用安排,商標富農優先;三農工作部署,商標富農優先。還將商標富農經費列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工作經費65萬元。同時規定,對獲得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的,一次性獎勵1萬元,對獲得農產品商標注冊的,給予實際費用補貼;對新獲得中國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一次性分別獎勵5萬元和2萬元。
摸底建庫動員全區農戶創品牌
為全面推進商標富農工作,瓊山區工商局利用商標富農工作現場會、荔枝節、云龍淮山推介會和表彰大會進行宣傳,大力推動商標富農工作的開展。開展調查摸底,優化服務舉措,對全區種植、養殖業及各類衍生農副土特產進行分門別類造冊登記,建立一個涉農企業商標庫,按照企業和農民合作社先行、個體工商戶跟進的機制,動員、指導農民合作社、個體工商戶和農戶申請商標注冊。
工商部門在做好商標注冊引導工作的基礎上,對全區范圍內的優質農副產品進行梳理規劃,指導20家企業申報海南省著名商標,把涉農重點企業作為創品牌重點。同時指導產品的包裝與策劃,幫助企業和農戶提高產品品質、規范產品包裝、制定行業標準,使注冊商標的產品逐步發展成為知名品牌。
商標注冊推動“農家樂” 發展
瓊山商標富農工作成效顯著,轄區內一家文昌雞養殖加工企業在沒有注冊商標前,由于知名度低,市場僅限于島內,年銷售量10多萬只,商標注冊后,年銷售量達100多萬只,價格由原來的58元/只漲到158元/只,產品遠銷港澳和全國各地,被評為“最受消費者喜愛的海南標志性企業行業10強”。借著發展勢頭,企業投資200多萬元建設加工廠,通過“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帶動附近鄉鎮1000多農戶飼養雞,既延長產業鏈,又帶動飼養戶年均增加收入10000元以上。
瓊山淮山以云龍鎮淮山行業協會的名義注冊“云淮”商標,統一管理,統一使用,由于唱響了品牌,帶動了淮山產業的發展,全區種植面積從2000畝發展到6000多畝,價格從2011年每公斤7元提高到目前每公斤18元,種植戶年均增加收入2000元。
大坡鎮是全國最大的胡椒生產基地,品牌胡椒已產生市場效應,近年來年銷售收入達1億元以上。商標注冊同時還帶動“農家樂”的發展,九龍戲水、龍鱗、泮邊等一批農家樂服務商標注冊成功后,田心村、本立村、嶺門村、加樂湖村、堆插村、龍鱗村等文明生態精品村在全國唱響了品牌。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