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給力轉型,浙江品牌釋放向上力量
來源:尚標采編 發布時間:2016-05-05 02:28:00 瀏覽:1625
品牌的力量有多大?可口可樂的負責人曾經說過這樣一段話:即使全世界的可口可樂工廠在一夜間被燒毀,他也可以憑借可口可樂的品牌資產在第二天重建一座新的帝國大廈。現如今,這樣的“品牌夢想”已經不再是可口可樂的“專利”,在浙江,不斷有企業正朝著上述目標看齊、進發。
如果說,若干年前的浙江企業還在糾結于“為什么要賣出8億件襯衫才能進口1架空客A380”問題的話,那么時至今日,它們已然找到了答案,并且正為此而努力踐行著——這其中,商標品牌就是關鍵詞。
一個事實是,自2006年開展“品牌大省”建設以來,浙江商標注冊、運用、保護和管理工作加快推進,通過打造品牌增加產品附加值、促進產業鏈向兩端不斷延伸、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政府、企業等主體的共識。
而當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面對轉變發展模式的新要求,單個的企業之外,品牌同樣被賦予了再造浙江經濟新優勢的重任。
2013年3月,浙江省省長李強在浙江省政府一次全體會議上表示,浙江將著力建設建名企、出名品、育名家 “三名工程”,并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標準化戰略和品牌戰略,由此,品牌一如既往地成為政府助推經濟轉型,增強地方經濟實力的重要手段。
作為品牌建設的主管部門之一,浙江工商部門也始終主動作為、不斷創新,努力扮演好“品牌提升的推進者”、“企業創牌的服務者”、“完善品牌培育機制的建設者”、“創新品牌載體的先行者”、“全社會創牌意識的倡導者”、“維護品牌經濟發展秩序的捍衛者”等多個角色——
于是我們看到,在各方發力下,目前,一個黨委政府重視品牌,職能部門助動創牌,企業爭創自主品牌,社會各方關注品牌,以及反對假冒、反對侵權、反對欺詐,自覺維權的良好品牌發展環境已經在浙江逐漸形成。
而剛剛過去的“十二五”,在浙江商標品牌建設交出的亮眼成績單上,品牌給浙江經濟帶來的向上力量,也不斷得以釋放與彰顯——
過去五年,浙江企業商標注冊、使用得到普及,國內有效注冊商標從51.8萬件增長到115萬件,位列全國第二;
知名品牌的培育發展實現質的飛躍,行政認定馳名商標從195件增長到562件,省著名商標從2564件增長到3635件,均位列全國前列;
馬德里體系商標國際注冊量達4442件,境外注冊總量6.9萬件,位列全國一……
有人說,浙江品牌建設的經驗與模式在全國具有樣本意義。其借鑒意義與啟迪就在于“五個堅持”:堅持與時俱進,不斷推動品牌工作創新;堅持政府推動、企業主動、部門助動的有機結合,利用各方力量服務品牌建設;堅持品牌培育、認定、保護和品牌經營一體化運作,不斷提高推進品牌建設的工作水平;堅持走法制化、制度化之路,力促品牌建設健康有序發展;堅持由消費者評判品牌,不斷增強浙江品牌的美譽度。
過去的五年,浙江已然用實踐證明了這種模式的行之有效。如今,站在新一個五年的起點上,它依然將是浙江這個民營經濟大省尋求再次騰飛的一個新支點——畢竟,在形勢復雜的經濟新常態下,改變低成本擴張,替代以品牌為引領的高附加、知識性的增長,或許才是轉型真正所需要的,那股向上的力量。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