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都在追明星,營銷的悲哀?
來源:尚標采編 發布時間:2016-05-06 03:40:00 瀏覽:1739
明星營銷,在是一個屢試不爽的手段。奔馳、寶馬等國際知名品牌,本來對明星代言的營銷形勢一直不為所動,但來到以后,不得不入鄉隨俗,啟用明星代言,甚至也跟風追起明星。
在明星經濟的強大攻勢下,曾經慣常的品牌營銷手段似乎都顯得微不足道。品牌營銷也全部圍繞明星展開,在現在的社會中,似乎沒有明星就做不好營銷。所謂“萬事俱備,只欠明星”,廣告主都在期待下一個火的明星是誰,怎樣圍繞明星做營銷。品牌都在追明星,時代的紅利還是營銷的悲哀?
品牌都在追明星,實質是什么?
明星經濟很大程度上可以算做眼球經濟,即依靠吸引公眾注意力獲取經濟收益的一種經濟活動,在現代強大的媒體社會的推波助瀾之下,眼球經濟比以往任何一個時候都要活躍。電視需要眼球,只有收視率才能保證電視臺的經濟利益;雜志需要眼球,只有發行量才是雜志社的經濟命根;網站更需要眼球,只有點擊率才是網站價值的集中體現。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將企業全部推向了一個新的坐標,明星成為這個時代營銷的關鍵節點。在這個商業味十足、傳播泛濫的互聯網時代,很多品牌/產品,在成名階段,注重要的是借用某一種更高勢能的媒體力量。明星就是是更好的選題。
傍明星,搶流量,爭曝光度,對于品牌娛樂化營銷,就目前看來,主要有三種形式:
一種高大上,簽約明星、舉辦明星豪華盛典。簽約明星代言人能夠為品牌引來“眼球經濟”,但仍然是一筆不小的投入,如何消化成本是個問題。
第二種邀請明星投資入股。在此之前明星投融資消息不斷,相較于簽約明星而言,入股可能更為劃算,不僅給平臺帶來了資源粉絲和影響力,還可以免費代言。
第三種借助明星熱點話題,進行娛樂化營銷。當然這種營銷是免費的,在于善抓熱點。
所謂媒體的商業價值,核心乃是注意力。隨著新媒體的崛起,以及“跨平臺”內容時代的到來,“內容”本身就成為更好的媒體。所以,今天,“媒體”還可以是一部電影、電視劇,也可以是一個人(比如“網紅”)。papi醬之所以正在創造新媒體“標王”,就是因為她可能為“綁定”者創造的極大的注意力和話題價值。
明星婚戀永遠是最有傳播力的事件
現在的娛樂圈,明星舉手投足都可以用來作秀,衣食住行都有可能成為廣告的載體,婚禮自然是品牌商不想錯過的一次絕佳的營銷方式。借著婚禮及時、有效地為品牌產品進行營銷和炒作,是贊助商最大的目的,因為明星效應更容易帶動消費。
>>范爺“我們”體爆紅網絡,引發品牌狂歡
范爺2015年的“我們”熱點,一頭假發格外吸引人,因為這個是唯一的新聞圖片,所以霸占各種焦點圖。要知道,范爺幫知名假發品牌Rebecca可是代言了好多年了。這么重磅的話題,攜代言品牌出鏡,敬業!
范冰冰和李晨終于在一起了,一句“我們”讓眾多粉絲放了心,頓時網上呈現“普天同慶”的歡樂氛圍,互聯網公司們也不放過這個大好機會,滴滴快滴、聯想、小米等都組團在社交網絡上用“我們”刷屏。而聯想更是簽下范冰冰當代言人,相對其他品牌營銷的優勢在于肖像權使用,可謂名正言順。
范冰冰最大的特點就是品牌代言緯度很寬,從國際1線,到國內789線都能接。仔細看范冰冰一年的行程表,有很多活動都是在區域小城市做的,為啥?接地氣,滲透區域市場,能給自己爭取到更多人氣和受眾,本身范冰冰已經很懂市場規律,自然能給品牌帶了很多附加值。這也是其他明星很難做到的。
>>周迅婚禮變成品牌秀,英菲尼迪追拍微電影
2014年7月,周迅身著CHANEL為其量身定制的羽毛珠片刺繡婚紗,手捧野獸派為她制作的“小野花”捧花,跟高圣遠在英菲尼迪贊助的ONENIGHT公益晚會上結婚了。周迅算是從里到外都被品牌營銷了。
次年3月,全新英菲尼迪QX50正式上市,作為英菲尼迪的“敢•愛”大使,周迅和她的愛人高盛遠又著實被消費了一把,兩人攜手為全新QX50量身打造微電影《專業出逃》。英菲尼迪借周迅夫婦的情感故事與其產品體驗緊密結合。
>>NB產品發布會借趙又廷高圓圓婚訊又火了一把
再說趙又廷吧,2014年6月5日是趙又廷高圓圓北京領證的日子,當天下午5點多民政局開了綠色通道給他們辦證。
可是你們知道么?辦證前,趙又廷還在NB的發布會上為產品站臺呢,那時候其實沒有曝光領證信息,一切都是靜悄悄的。但是記者們非常敏感好奇,各種問題植入,但是所有問題都很有“運動的場景”,配合趙又廷各種嬌羞狀,這品牌發布會算是很到位的。趙又廷活動一結束,就帶著圓圓去登記了。估計鞋子還沒有來得及換,奔跑過去的。于是所有記者都把發布會場景話題全部播出來,娛樂了大家,又帶到了品牌,雙贏。
明星化身CXO,跨界“表演”,捆綁式“帶鹽”
明星入職互聯網企業擔任CXO的玩法近年來成為互聯網公司營銷新花樣,從何炅、王力宏入職阿里音樂、QQ音樂,蒼井空入職訂房寶任首席體驗官,再到樂壇天王周杰倫加盟唯品會擔任首席驚喜官(CJO),均噱頭十足。“小公舉”周杰倫在擔任唯品會CJO后就很勤勞,親自操刀4.19“無與倫比”特賣會,為粉絲送上驚喜。
如果說周大俠都飛到唯品會的上空,作為擁有獨特音樂風格的王力宏加盟QQ音樂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一方面是播放音樂的客戶端,另一個是表達音樂的歌手,二者相輔相成,而且力宏還能讓自己的資源及時的在這個音樂圈更加穩固和牢靠。
明星的廣告價值,是否有用過透支之嫌?
在信息爆炸的年代,社會注意力資源成為了一種稀缺資源。所以明星效應的實現,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社會注意力,這不僅包括代言的產品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同時對明星自身來說,某種程度上也提高了曝光率,提升了自身的人氣,這同樣也是一種社會注意力的吸引。
當年《來自星星的你》火遍,節目播完之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教授”金秀賢的人氣卻仍然沒有衰退的意思,各種廣告邀請紛至沓來。據韓國廣告界人士透露:當年,金秀賢僅為韓國國內品牌就拍攝了15部廣告,此外還為國外品牌拍了20部廣告,創下了明星代言紀錄。金秀賢代言的國內品牌五花八門,森馬、恒大冰泉、伊利優酸乳、奧康皮鞋、騰訊電腦管家、搜狗搜索等,服飾快消互聯網產品一應俱全。
品牌與代言人之間的關系如同婚戀,雙方形象、定位、個性相匹配,彼此之間能相互提攜共同成長,是謂良緣。都教授這眾多姻緣中,雖然有真正互惠雙贏的良緣,但更多的是別扭的拉郎配。例如,德芙把金秀賢和鄧紫棋湊作對,雖說都是當紅炸子雞,但二人氣場完全不搭,廣告創意也莫名其妙,金秀賢全程淪為MV背景,鄧紫棋的造型土到掉渣。拍攝期間還傳出負面新聞讓鄧紫棋遭到網友抵制,據說德芙換新代言人后銷量顯著下跌。
結語:如今,隨著明星們在品牌傳播推廣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與背后蘊藏的強大購買力的逐漸顯現,但對于企業來說,在選擇追明星之前,首先得考慮清楚怎么樣利用明星的影響力增加品牌價值等,這都需要回歸到企業的營銷目標、產品特性及目標消費者,這樣才能發揮明星的效能,而不會被其“綁架”。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