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彩電業“三國殺”變局 中國品牌占半壁江山
來源:廣州日報 發布時間:2016-06-06 02:46:00 瀏覽:1544
日系首次退出全球彩電出貨前五
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約4832萬臺,環比、同比均現下滑。同時,數據顯示,排在全球前五的品牌中,前兩位是韓國品牌,緊跟其后的三家廠商均是中國品牌。業內表示,隨著日系彩電廠商轉型加快,市場上日系終端產品銷量逐漸走低,市場份額逐漸減少,全球彩電業由原來的日韓中的“三國殺”逐漸演變成中韓之間的“雙雄戰”。
“2016年第一季度,全球液晶電視銷量排名前五位只有中國和韓國品牌,日系品牌首次退出前五,全球液晶彩電市場中韓品牌直接對抗時代到來”。
韓系領先日系退潮
據機構WitsView最新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全球液晶電視總出貨約4832萬臺,環比下滑20.9%,同比下滑6.3%。而三星電子仍占據全球液晶電視銷量的首位。數據顯示,2016年第一季三星的出貨為1050萬臺,而LG的出貨量為710萬臺。而另一家研究機構IHS Technology日前公布的全球十大液晶電視品牌數據也顯示,三星、LG兩家韓國品牌在2016年的預估出貨量將是前兩位,三星預估出貨量達到4810萬臺,以較大優勢占據首位。
業內表示,三星近幾年連續占據全球液晶電視首位,與其不斷推出新技術有關,其中曲面電視,三星電視的市場占比超過80%,今年三星電視又推出了第二代量子點電視。而同時,根據IHS Technology預計的數據顯示,中國電視品牌出貨量均明顯增加,日系電視品牌則呈現下滑。
中國品牌占半壁江山
與此同時,IHS Technology公布全球十大液晶電視品牌數據顯示,中國品牌彩電的出貨量上升,并預估2016年排名大幅異動,除三星、LG蟬聯第一、二名外,中國有五家入榜,包括海信、TCL、創維、海爾及長虹,中國占據半壁江山,日系品牌首次掉出前五。從發布的2016各廠商出貨量預估可以看出,前十大廠商占有率72.8%,其中預估TCL今年出貨1350萬臺,創維今年出貨1200萬臺,海爾出貨700萬臺,長虹今年出貨680萬臺,前十大廠商中的五家中國廠商,今年總計出貨超過5000萬。
業內表示,中國電視廠商依靠本土龐大市場的優勢,在中國市場對三星形成了合圍之勢。尤其是近兩年,國產品牌開始在核心技術上頻頻突破,如創維領頭的中國OLED產業聯盟等,另一方面,在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不少互聯網廠商紛紛涌入彩電行業,據奧維云網的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彩電市場互聯網品牌的數量將達到18家,互聯網品牌的銷量將突破1000萬臺,市場份額將達到21%。
中韓品牌激烈爭奪中國市場
IHS Technology預計,2016年全球液晶電視市場可達2.2億臺,與2015年市場規模相當。業內表示,韓國品牌三星和LG在全球市場仍然優勢明顯,但是在中國市場卻遭遇中國品牌阻擊,中韓品牌在中國市場將有一番苦斗,而三星則展開主動迎戰,不僅在價格和首發時間上向中國市場頻頻示好。而且,專為中國市場推出的技術和產品層出不窮。
中國品牌則通過加快國際化進行迂回戰。繼2014年TCL收購三洋墨西哥彩電業務以及創維接盤廈華彩電南非公司后,2015年5月份,創維公司并購了德國的Metz電視品牌,2015年12月,創維數碼宣布斥資2500萬美元收購東芝旗下在印尼的PT. Toshiba Consumer Products Indonesia的電視及洗衣機業務,2016年5月,TCL與埃及最大的家電企業ELARABY簽署備忘錄,雙方宣布將在埃及建立液晶彩電工廠。
業內表示,從單個品牌看,目前韓國品牌在總的銷量上仍占有優勢,韓國三星等企業國際化較早,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在資金、研發、品牌、渠道等多方面占有優勢,中國品牌要想超越,需加大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