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汽自主品牌越賣越虧 被指缺競爭力
來源:法治周末 發布時間:2016-06-08 02:33:00 瀏覽:1642
據了解,伯恩斯坦研究被廣泛認為是美國華爾街主要的出售方調研公司,在機構投資者的年度客戶調查中被評估為全美分析師里最優質的分析師
近期,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自主品牌被推到了風口浪尖。
4月15日,《國際商報》報道稱,一家名為伯恩斯坦研究(SanfordC.Bernstein)的公司發布快訊,認為北汽股份自主品牌虧損87億元,可謂資金“黑洞”。
據了解,伯恩斯坦研究被廣泛認為是美國華爾街主要的出售方調研公司,在機構投資者的年度客戶調查中被評估為全美分析師里最優質的分析師。2010年,該公司成立了香港公司,開展亞洲業務。

因此,“北汽自主品牌2015年虧損高達87億元”的報道一出,即引起了業界的關注。
4月19日,北汽總裁李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媒體所報道的北汽自主板塊2015年87億元虧損的數字并不 準確。按照北汽的年報,自主板塊的虧損數字是37億元。某些投行機構和媒體是將北汽自主2015年的研發投入30多億元計入了虧損,把新能源補貼10多億 元不計入收益,因此虧損數字比公司年報披露的擴大了一倍以上。
北汽發布的2015年年報(以下簡稱年報)顯示,北汽自主品牌業務的經營虧損由2014年的人民幣1899.5百萬元增至2015年的人民幣3341百萬元(33.41億元),經營虧損數額進一步擴大。
對于自主汽車品牌的大幅虧損,北汽在財報中回應稱,主要原因為北京品牌為維持市場占有率而向市場提供額外促銷。
輿論關注度分析
4月15日,《國際商報》以《北汽自主成為資金黑洞?》為題對北汽自主品牌虧損問題進行了報道,隨后微信公眾號“中商·汽車”以《北汽巨虧折射艱難自主路》為題對相關話題進行了進一步的跟蹤報道。但該話題并沒有引起太多媒體的跟進。
直到4月19日,北汽總裁李峰在接受網通社和網上車市媒體采訪時稱,媒體所報道的北汽自主板塊2015年87億元虧損的數字并不準確。按照北汽的年報,自主板塊的虧損數字是37億元,并表示,虧損是過程決不是全程,今天的虧是為了明天的盈。
同時,李峰還首次透露了北汽自主發展的戰略大調整——北汽自主將向SUV和新能源的車型轉型以及2016-2018年期間的北汽自主扭虧規劃。
其中,“虧損是過程不是全程,今天的虧是為了明天的盈”得到了多數網友的贊同。
5月11日晚——北汽紳寶X35媒體試駕會前夜,坊間卻傳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李峰因財務虧損問題離職的消息。該消息再次引起了媒體及業界對北汽自主虧損話題的熱議,當日有關該話題的輿論熱度再一次達到頂峰。
5月20日,《經濟觀察報》發文稱,每一個全新的自主品牌車企都會經歷質疑和否定,這是中國汽車界的通例,但這一次,北汽收到的質疑聲尤其強烈。該篇報道被新浪、搜狐、中國經濟網等紛紛轉載,引發了該話題第二波輿論高潮。
5月24日,《時代周報》報道稱,北汽沒有實現“十二五”關于銷量的目標,其“十三五”戰略恐怕又要落空。這引起了網易、鳳凰、和訊等網站的關注與轉載,促使該話題繼續保持輿論熱度。
目前,有關北汽自主虧損事件的新聞報道減少,但網友的關注度仍維持在一定水平。
網友觀點傾向性分析
對相關新聞及微博網友留言及評論進行隨機抽樣分析發現,超三成的網友認為北汽發展還是不錯的,支持自主品牌; 兩成以上的網友表示北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也沒有市場競爭力,肯定虧損;還有兩成以上的網友認為自主品牌發展坎坷,虧損只是過程;另有一成左右的網 友對北汽前景并不樂觀。
北汽發展還是不錯的,支持自主品牌,占32.9%
網友“車手Dai”:北汽一直走在前面,發展還是不錯的,需要多支持自主品牌!
網友“ztl333”:北汽生產的車子,性價比高,用料厚道,我是紳寶D50的車主,深有體會!
北汽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產品也沒有市場競爭力,肯定虧損,占25.8%
網友“止休于符”:看看紳寶系列,車型就多,哪一款車不是生拉硬拽,哪一款車不是東拼西湊,毫無美感可言。北 汽解放后就成立了,到現在已經60多年了,汽車三大件沒一樣是自己的,用的都是些陳舊過時的技術,又哪有競爭力,老百姓又哪會買單。這樣的企業盡管虧,倒掉最好,真的不要浪費納稅人的錢。
網友“xqcqfj520”:市場定位模糊,靠買來的過時技術吃冷飯,不虧可能嗎?
網友“帆船之都00001”:北汽的產品還需多努力。
自主品牌發展坎坷,虧損只是過程,占21.2%
網友“5e30”:自主品牌發展難啊,北汽,加油!
網友“今晚打老虎121”:虧損是過程而不是全程!
北汽產品價格不親民,銷量上不去,不虧損才怪,占11.8%
網友“文志依熙”:定價那么高,每年能賣出去幾輛,不虧才怪!
網友“弈雨洛言”:不是虧損而是直接倒閉得了,造個不親民的車能不虧嗎?
其他,占8.3%
網友“沖動的小李”:北汽的虧損應該是計劃內的,短時間內大量推出產品、N個項目同時高速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培訓、快速擴張渠道、每樣都要花錢,產生巨大的投入是必然的,在報表上體現出來肯定就是虧損。
網友“待得利益者”:一看到虧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是國企嗎?
媒體觀點分析
北汽自主虧損事件經報道后,受到多家主流媒體的高度關注。根據“法治周末谷尼輿情監測中心”新媒體大數據平臺“新微邦”數據顯示,在主流媒體中,人民網、網易、中國經濟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網、央廣網、新浪網、新華網等對此事的關注度占總關注度的94%以上。
除了對事件本身進行報道外,有多家媒體將關注點放在了北汽總裁李峰對自主虧損事件的解釋以及北汽的扭虧計劃是否能夠實現。
對于“北汽方面在2016年后將逐步減少虧損,預計2016年將減少虧損十幾億,實現盈利還需要3年左右”的 說法,中研普華研究員丘成超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采訪時稱,實現2016年減少虧損十幾億,兩三年盈利,對于北汽來說還是比較困難的。北汽自主進入2016 年銷量略呈下降趨勢,當然這和國內市場以及行業銷售周期有關。因此,丘成超建議,北汽自主實現真正自立,關鍵在解決盈利能力問題。
《中國經營報》表示,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北汽自主品牌的SUV車型與哈弗H6、江淮瑞風S3、長安CS75 等具有自身獨特競爭優勢的明星車型相比銷量差距明顯。盡管北汽在SUV車型上下了重注,但北汽自主品牌仍不被看好。招商證券在北汽的企業研報中也指出:北 京品牌和北京現代難扭頹勢,只有北京奔馳仍處于強產品周期。
《中國聯合商報》對此表示贊同,發文稱,對比國內其他自主品牌,北汽并沒有如哈弗H6一般的真正“扛鼎之 作”,其產品的競爭力也一直為業內所詬病。綜合種種,北汽進入了越賣越虧的惡性循環。北汽預想的“借助E(新能源車型) S(SUV車型)提振銷量,實現 自主品牌扭虧為盈”這一戰略之路并不好走。
輿情點評
雖然北汽對“虧損87億元”的說法進行了否認,根據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2015年年報顯示,其自主品牌虧損并非如傳言那么大。但從年報不難看出,在集團整體業務表現中,北汽自主品牌明顯“拖了后腿”。
北汽總裁李峰曾表示,SUV產品的缺乏,加上中國品牌轎車市場的持續下滑,導致去年北汽自主板塊虧損37億元。因此,北汽下一步的戰略重點布局SUV和新能源方面。
對此,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北汽重點布局SUV和新能源市場戰略是符合現實狀況的,從目前的市場狀況來看,SUV和新能源車型比例高的自主企業盈利能力都比較強。
但同時該業內人士也認為,中國品牌“偏科”現象過于嚴重,無論是哪個品牌都有偏科現象,多數品牌都在重點布局 SUV和新能源兩個系列產品,希望通過熱銷實現快速增長和盈利,畢竟這兩大細分市場相比轎車是持續增長的,北汽如何利用上述兩個市場實現盈利是當前急需解 決的問題。
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注意到,在國內六大汽車集團(一汽、上汽、東風、長安、北汽、廣汽)中,北汽集團的自主品 牌起步最晚,基礎也較差,研發實力不足,要想趕上其他汽車集團,確實有一定難度。但同時我們也要看到,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這一情況正在發生變化,比如研 發實力不斷提升、品牌建設大力推進、明星產品不斷出現等。
另外,在北汽紳寶X35媒體試駕會前夕,坊間傳出了北京總裁李峰離職的消息,此時,北汽也正面臨自主虧損事件 “困擾”,在此特殊時期,業界不免會將其與財務虧損問題聯系起來。這一點也提醒企業,在特殊時期需加大輿情監測,這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從而最大程度降低其負面影響。
文章標簽: 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