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進品牌建設 可優先支持知名品牌企業上市
來源:證券日報 發布時間:2016-06-22 02:05:00 瀏覽:1485
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等質押貸款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從品牌基礎建設工程、供給結構升級工程、需求結構升級工程等多個方面對企業品牌的引領作用作出具體安排。
中國社會科學院博士堯秋根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品牌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鼓勵企業發展樹立自己的品牌,對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中國的品牌問題較為嚴重,《意見》的下發,為企業品牌提升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中國經濟正在向國際化邁進,要應對全球化,需培養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品牌。
“《意見》通過多方面的措施激勵企業進行品牌建設,降低企業在品牌建設中的成本和風險,為國內許多企業利用品牌從價值鏈的低端躍升高端創造了條件。在品牌建設中,企業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將更為重視,從而可以增加產品和服務的有效供給,促進我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海金融學院浦東研究院執行院長肖本華表示。
《意見》在“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中提出了“三大任務和三大工程”。對此,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流通產業研究室博士王雪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要將政策落實到位,需要理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明確各自職責。政府定位應是通過制定及執行法律法規和政策,維護社會和經濟秩序。
在保障措施方面,《意見》指出要制定激勵政策。積極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入,支持自主品牌發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向企業提供以品牌為基礎的商標權、專利權等質押貸款。發揮國家獎項激勵作用,鼓勵產品創新,弘揚工匠精神。
堯秋根表示,財稅政策的支持對中小企業影響較大,中小企業可從中申請一定資金支持,樹立自己的品牌。同時,《意見》對較多企業主動申請培育品牌有較大推動作用。
“企業可利用財政資金建立一些品牌產業方面的基金,推進國內品牌建設。資本市場方面的支持,主要是可優先支持有知名品牌的企業上市。”肖本華告訴記者。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