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產品有了商標品牌身價倍增
來源:河南日報 發布時間:2016-07-11 02:29:00 瀏覽:1454
近日,筆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息縣注冊農副產品商標已達30多個。“峰剛”牌系列面粉、“豫南喜豐”牌大米、“古息國”粉條、淮河脆蘿卜、“香稻丸”米醋、“果然”火龍果等被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信陽市知名商標”。
息縣立足于“有錢難買息縣坡,一半干飯一半饃”的資源優勢,讓眾多特色農業產品從分散性完成了向“品牌化”、“包裝化”、“市場化”的轉型,廣大農民也從商標品牌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搭乘息縣“中國生態主食廚房的產業品牌”高速列車,很多農產品“穿上”名牌外衣變成了“香餑餑”。
7月7日,息縣崗李店鄉孫老莊村村民孫學潮對記者說,幾年前,為了讓自己制作的粉條變成更多人的“盤中餐”,他帶領村民成立宏洋薯業專業合作社,為生產的粉條注冊了商標“古息國”。“沒有商標,粉條不好進入超市,也賣不上好價錢,注冊商標后,直接就可以進超市,銷售渠道更廣泛。”孫學潮說。
除崗李店鄉孫老莊村的粉條外,息縣很多農產品都已走上了品牌之路,并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像“豫南喜豐”牌大米、“香稻丸”米醋……這些帶有息縣地方特色的品牌農產品,實現了從“擺攤設點”“提籃叫賣”到“超市專柜”“品牌經營”的轉變,產品越來越走俏,解決了農產品“豐產不豐收”的尷尬境況,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為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發展品牌農業,息縣堅持把注冊商標、名優商標培育工作作為促進地方經濟發展和服務“三農”的有效載體,深入推進商標實施戰略,加大名優商標梯隊培育力度,一個個商標成了企業、農戶打開市場的敲門金磚,增強了企業、農戶的軟實力。
為把“商標興企、商標富農、打響品牌、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工作目標落到實處,息縣實施“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一標”戰略,引導農民、涉農企業圍繞“名、優、特、新”,積極注冊商標,促進農業產業化、品牌化經營;對已有注冊商標的農產品及其相關企業,指導其正確使用商標,充分運用商標戰略,增加產品或服務的附加值,提高市場的競爭力和占有率。
提到農產品商標注冊,息縣工商質監局的一位負責人說:“農產品有了品牌后身價倍增,效益凸顯?,F在很多農業企業或合作社社員都在積極申請商標注冊,希望借助品牌的力量將優質的農產品推向市場。”目前,全縣范圍內占有較大產業比重的米、面、糧、油、紅薯等傳統農產品都有了品牌,實現了“叫響品牌,拉動產業、服務經濟、富裕百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