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和誼:自主品牌需走長征路
來源:中國經濟網 發布時間:2016-07-29 03:18:00 瀏覽:1920
沒有自主商標品牌,我們只干合資的,那真是把我們當成國外投資者的代工工廠了,然后拿市場給人家,咱們給人家代工掙倆“臭錢兒”。
要想做大做強,要想走向國際,要想把這么大一個產業培育成為真正的民族工業,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發展自主品牌是核心、是根本,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
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自主品牌,也要有“重走長征路”的氣魄和信心,才真正能把中國制造2025宏偉目標一一實現。
7月21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將“十三五”目標定位于進入世界“百強”,稱自主品牌發展仍需“耐住寂寞”,并“重走長征路”。
在“2016北汽集團再度晉級世界500強新聞發布會”上,已經率領北汽第四次闖入世界500強,目前排名升至第160位的徐和誼,在此榮耀時 刻向媒體袒露心聲,將自主品牌增長非常快,列為北汽大幅度進步的第一個增長點。他說,這次名列160位,非常具有說服力的是,到“十二五”收官,北汽自主 品牌五年間從0發展到65萬輛,其中也包括了新能源車的快速增長。
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徐和誼坦陳,初始階段,北汽自主品牌的效益比合資企業更差一些。他甚至介紹說,很多人,包括境外的投資者說,你這效益不高的業務,干脆就別干了,或者縮小規模……
說到此,徐和誼大聲說,中國汽車產業要想由大做強,必須發展自主品牌!沒有自主品牌,我們只干合資的,那真是把我們當成國外投資者的代工工廠了,然后拿市場給人家,咱們給人家代工掙倆“臭錢兒”。
徐和誼自問自答:“那是發展民族工業?那能把我們國家重要的支柱產業從做大到做強嗎?不可能!能走向國際化嗎?不可能!所以,要想做大做強,要 想走向國際,要想把這么大一個產業培育成為真正的民族工業,成為一個重要的支柱產業,發展自主品牌是核心、是根本,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但是,這條路談何容易?徐和誼說他注意到,習總書記最近到寧夏考察時“講的一大段話”。他說,習總書記提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要“重走 長征路”,其中的內涵很深。同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自主品牌,也要有“重走長征路”的氣魄和信心,才真正能把中國制造2025宏偉目標一一實現。
徐和誼說,干自主品牌真難,現在各大集團都處在一個成長階段。他回顧到,十年前,我剛涉足這個行業,北汽的自主品牌還沒有起步。當時有一句名 言:發展自主品牌要耐得住寂寞20年。今天回頭來看這句話,不管從政治角度、經濟角度,從科學發展,尊重科學的發展道路來看,都是實事求是的、符合邏輯 的。耐住寂寞20年,少說多做,學國外的大品牌、大跨國公司。每個品牌走到今天,臥薪嘗膽走多么漫長的路程才有如此的輝煌。因此,我們就得要有工匠精神, 低著頭、少說多干,悶頭干,耐得住寂寞20年,一代人不行兩代人,最后一定成功!
據北汽集團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張夕勇介紹,“十二五”期間,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實現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跨越。集團啟動了打造自主品牌乘 用車的“二次創業”。五年間,以打造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為核心,把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動力,加強能力建設,集團建立起從研發、采購、制 造、質量到銷售、售后服務、品牌等完整的運營體系,形成了一個由研發基地五大研發平臺、7個試制中心的北汽自主研發體系,研發團隊初具規模。
北汽集團近年來排名上升圖
他透露,“十二五”期間,北汽集團整車銷量由149萬輛,增長到249萬輛,是2010年的1.7倍;營業收入從1576億元,增長到3492 億元,是2010年的2.2倍;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2.5%。同時,北汽集團的品牌價值從400億元增長到1126億元。今年上半年,北汽集團實現整車銷 售130.5萬輛,同比增長10.7%高于行業2.6個百分點,市場占有率達到10.17%,比去年同期提高0.15%,保持行業第五位。
記者了解到,北汽集團的目標是到“十三五”末,實現整車產銷450萬輛,營業收入6200億元,進入中國汽車行業第一陣營,躋身世界100強,自主品銷量占比超過50%,其中,純電動汽車銷量國內第一,全球第三。
文章標簽: 自主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