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汽車品牌:誰將成為門面擔當?
來源:小李車評 發布時間:2016-08-02 02:09:00 瀏覽:1498
隨著中國品牌的崛起,有關于中國品牌產品何時走入新的發展階段,也就是說現在的中國品牌產品是否有機會和合資產品比較一二,而我們在思考了這些問題之后,更希望和朋友們分享的是,什么樣的產品才是國產車的門面擔當?
既然是門面擔當,其實我們最不能認同的就是所謂完全獨立自主的口號和汽車生產模式,當然在這方面我們最反面的例子就是一汽紅旗了,之前我們也在不同的文章和內容中提及到紅旗的研發和生產模式,我們從沒有否認在建國之初,紅旗這樣自主研發的產品對于中國汽車工業的基礎作用,但是在當今的中國,我們并不認同這樣一味將獨立研發作為一個標簽貼在中國第一代汽車廠商的身上。
毫無疑問,在很多老人眼中,紅旗轎車的確是中國汽車工業的門面,但是我們認為這是一種基于情懷的看法。從這幾年紅旗的發展歷程和整個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模式來看,顯然紅旗是落后的,紅旗總是寄希望與生產一些世界級的產品,但是我們需要強調的是,只有在市場的基礎建立起來的汽車豪門,才有可能生產出具有豪華感、歷史積淀的產品。我們現在看到的紅旗產品,例如HQE、LS5、L5等都是將售價和所謂的豪華感通過愛國情懷兜售給大家,但是真的有人買賬嗎?答案似乎是否定,我想沒有幾個人會掏幾百萬去購買一輛外形沒什么亮點,技術并沒有多先進的所謂豪車,就連H7這樣的市場化產品都沒人買賬,將這樣的產品作為中國汽車的門面,我們認為這是在對中國消費者和市場的不負責任,因為很難想象將一些幾乎沒人買甚至沒人見到的產品作為一個國家汽車工業的象征意味著什么?我們覺得似乎這種情懷更多的是空中樓閣、水中月鏡中花的意味。
所以通過上面的例子,我們認為那些有能力成為中國汽車門面擔當的產品或者品牌是在市場上有所作為的,即使現在中國汽車產業走出去的難度很大,但是至少在國內市場能成為有機會和合資產品拼出個一二,這樣的產品和品牌才有機會成長成為百年老店,也有機會成為中國汽車的正面典型。
在國內,縱然很多中國品牌廠商依然活在依靠低價策略和模仿山寨的老路上,但是這并沒有掩蓋中國品牌陣營中依然有那些閃閃發光的品牌存在,在我們看來,中國品牌的一二線陣營中的很多品牌都有這樣的屬性,吉利、長安、奇瑞、比亞迪的一些產品都是有機會成為這樣的門面擔當。
現在炙手可熱的兩大品牌,吉利和比亞迪無疑是值得關注的,吉利的中級車博瑞產品在國內市場取得了比較的好銷量,這也是我們認為吉利最有國際范的一臺產品,可能后來炒的比博瑞還要熱的博越都算不上,因為從產品的外觀上來看,吉利充分運用了自家豪華品牌沃爾沃的設計語言,所以整車看起來非常有范,我想這也是即將召開的G20峰會會將它作為禮賓車的原因之一,當然也不排除浙江省有意為家鄉優質企業做廣告的因素,總得來說,我們認為像吉利博瑞這樣充分、合理、合法借鑒之后,獲得市場和消費者充分認可的產品是有機會成為中國品牌的門面擔當的!而隨著后續車型充分借鑒沃爾沃和前面產品的成熟技術,我想吉利或許是一個很有未來期許的中國品牌。
而反觀比亞迪,在國內中國車企在模仿和價格戰的泥淖里打的不可開交時,他們似乎找到了自己的發展方向—新能源汽車,前段時間,三星以30億購得比亞迪2%的股份,也讓我們對這家車企的未來更加充滿期待,雖說比亞迪現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在絕對銷量數據上沒有多么突出,但是我想大家也都看到了整個汽車工業發展的趨勢——新能源和無人駕駛。比亞迪現在的沉淀或許就是以后發力的基礎。等到實際成熟時,這個品牌將有機會站在世界汽車工業的最前沿,當然前提是把那被詬病已久的外形設計做好。
我們在不同的場合常常提及奇瑞,從現在的狀況來看,奇瑞似乎就是一個二線末端的品牌,但是我們認為奇瑞將會有一個觸底反彈的機會,原因很簡單,這是一個有堅持的品牌,在自身處境不佳的情況下,依然不隨波逐流,選擇模仿抄襲這樣的捷徑(在魚龍混雜的中國車市,模仿換銷量已經是一個通用模式了),而是選擇堅持原創設計和品質追求,我想著這是一個中國老品牌的擔當,當中國汽車市場進入到理性消費的階段,這些堅持品質的品牌將綻放出巨大的光芒,我想將奇瑞的產品列入未來有可能成為中國汽車門面擔當也并不突兀。
總得來說,我們認為不管是品牌還是產品,有機會成為門面擔當的基本要素是不排外、不扣情懷帽子、堅持和遠見,誠然以現在中國品牌的整體狀況和品牌影響力來考量,中國品牌依然不強大,但是依然無法阻止一些先行的品牌或者產品能成為中國汽車的門面擔當,這無關愛國,也無關情懷,更多的是它們表現出的未來特質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文章標簽: 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