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起好一個商標品牌的名字?
來源:尚標采編 發布時間:2016-08-05 07:56:00 瀏覽:5840
在我國現在一年的商標注冊量100萬以上,常用漢字也就3000多個,加上人喜好又都比較一至,每想到一個好名字,再通過商標查詢能夠注冊,真的是好難。當下在新品牌的創建中,經常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所創建的品牌名稱與現有的品牌名稱(或商標)相同、相近或相似,而導致不能注冊。因此,品牌命名的發展趨勢是多元化(多字化),不少新的品牌都以三個字甚至四、五個字來命名。那么如何給商標品牌起名?今天先知國際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下。
品牌命名常識:
全球存在著無數的品牌名稱,它們的構成方式十分多樣。概括地說,品牌命名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四種:傳統命名方式、創意命名方法、典故命名方式、科學命名方式。過去以傳統命名方式為主,一般就是指以人名地名命名,這種命名方式在19世紀曾廣泛存在。而今天則以科學命名方式為主。
傳統的品牌命名始用人姓名或商品產地和制造地的名稱來命名商標是一種老慣例,主要是便于查找生產者和生產地,也表明企業主對他所生產的商品負責。傳統的品牌命名有一個好處,就是賦予了商品一個富有人情味的面孔,但缺點是今天難以注冊。
創意也是品牌命名的一種方法,一般是指企業主憑自己的偶然靈感所得,并無一定的程序和法則。有趣的是有的由企業主創意構成的品牌名稱十分優秀,如Quaker(桂格)和Marlboro(萬寶路)。
有的品牌名稱的構成是大有來歷的,甚至還有一段有趣的典故。它們的命名并不是刻意設計而成,而是在其企業發展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或是有它們本身的故事或含義,見于一些老品牌中,今天已不多見。
在今天,品牌命名的最主要方式還是利用科學的命名方法。命名不再是企業創始人“拍腦袋”的創意,而要有科學的根據,按照科學的程序,采用科學的原理來設計制定品牌名稱。這也和當今廣告營銷商發達有關。因為在今天這個品牌營銷大發展的時代,品牌命名的好壞有時能直接影響該品牌的成敗,因此,它是不能隨隨便便地制定的,要綜合各種因素的考慮,結合各學科的知識。20世紀所產生的國際性品牌中,大部份都是以科學的方法來命名的。
全世界存在如此眾多的國際性品牌,它們的命名方法豐富多彩,紛繁復雜。一般來說,國際品牌的命名來源有三大類,即來源于專有名詞,如人名地名;來源于普通詞匯,來源于新創詞。具體來說品牌命名有以下幾種來源:
(1)人名,包括企業創始人或產品發明人的姓氏名稱,以及傳說中的人名和歷史。
(2)地名,包括產地名,名勝古跡等。
(3)專有名稱,指具有特殊意義的名稱。
(4)普通詞匯,即詞典里收錄的詞。
(5)動植物名稱,可以引起有益的聯想。
(6)數字字母。
(7)古典語言詞匯。
(8)新創詞。即詞典里查不到的詞匯。
面對命名的難題,我們會采用以下幾個有效手段來解決。
1、 以一些中性的字來命名。
以往的品牌更多的是采用實體名稱來命名的,比如熊貓。而導到“鳳凰滿天飛,牡丹遍地開”的局面。而以中性的字“湊拼”起來命名,將使合成的名稱沒有明顯的含義,減少與其它品牌名“撞車”的機率。
2、 以更多字的構成來命名。
兩個字的品牌名稱重復率高,而以三、四個字來命名,可大幅降低重復率,容易注冊。目前,三個字的品牌名稱已相當多了,四個字的也日益常見,特別是一些外國品牌以音譯成中文名時。以更多字的構成來命名應注意要易記、易識別。一般情況下不應超過五個字,否則很難讓人記住。
3、 加字。
即在不改變意義的情況下加字,使之不會與其它品牌名稱雷同。比如“喜之郎”在注冊前本來命名為“喜郎”,后來加了個“之”字,得以注冊。
4、 將中文中意義較好的詞譯成英文后再取其譯音。如“樂百氏”:英文名為“robust”,其原意為“精力充沛的”。
5、 中英文結合,或者用英文。
這樣相同和相近的機率會小很多。如“TCL”“綠A”、“7UP(七喜)”。我們可將“五好”變為“五H(或伍H)”。
6、 花錢購買。
如想要的品牌名稱已有其它企業搶先注冊時,可出錢購買。但會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獲商標局批準。比如TCL“美之聲”就是從他人處購買而得的。
7、 將品牌名稱與品牌LOGO合在一起作為一個商標來注冊。
現在以專用字來注冊的商標已越來越多,這樣大大地降低了與其它同類商品注冊商標相近的概率。但應注意設計商標時的直觀性和美觀性。
另外,要注意的是,品牌命名與企業命名是不同的。對于企業名稱的命名,則相對容易。只需在當地與其它同類型企業不會雷同就可以了。
品牌命名與企業命名主要表現在:首先在使用上,品牌名稱主要用作產品中,即以商標形式使用,而企業名稱作為商號使用。然后是注冊的機構不同,企業命名(即商號)在一定管轄區域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冊,而品牌命名(商標)在國家商標局注冊(可由其許可的代理機構代注)。在查詢過程中請注意,在網上和工商局所搜索到的企業名稱并不一定與該企業所用的品牌名一致,必須經國家商標局正式查詢后才能確定是否能注冊。
文章標簽: 商標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