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做好商標維權?首先得要積極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0-21 07:11:00 瀏覽:2223
商標持有人維權行動不積極、維權意識淡漠,是導致商標被濫用的重要原因。
“火吧”商標在蘭州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因蘭州某餐飲店在招牌和網絡銷售中使用了“火吧”字樣,引起了火吧原創人陸某的不滿,遂將侵權人楊某告上法庭。10月18日,蘭州市城關區人民法院對外公布該案的審理結果,楊某的行為確屬侵權,后經過法院調解,楊某賠償陸某經濟損失8萬元。想起幾年前的火吧,原創人陸某感慨萬千。
曾經的火吧
維權不及時,火吧遍地
半年查處商標侵權案26起,僅在2005年前半年,蘭州市共出動執法人員7863人(次),沒收侵權商標標識140起,沒收、銷毀侵權商品634起,查處商標侵權案件26起,罰沒款5.23萬元。其中侵犯馳名商標專用權案件13起,侵犯食品商標專用權案件8起,侵犯藥品商標轉讓專用權案件2起,涉外商標案件6起。
調查:"火吧"創始人維權不積極
流行于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的火吧,真正的源頭在蘭州。2004年2月陸海軍在武都路開了蘭州一家"火吧"店,當時全國還沒有一家以"火吧"命名的餐飲店。
陸某一家"火吧"店開張后,蘭州街頭有30多家"火吧"陸續開張。"當時我也沒有能力去維權,再說如果不放開讓其他人開'火吧',我的'火吧'生意恐怕火不了多久。"正是這樣的心態,致使"火吧"在蘭州增多并逐漸走進了其他城市。2004年,陸某正式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遞交了申請注冊商標的所有材料。2006年7月,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向其頒發商標注冊證(第3872269號)。然而,記者采訪中發現,陸某并沒有考慮通過法律手段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他說,在工商部門維權不成的情況下,他才會考慮通過法律手段來維權。
侵權商家的通病:雖侵權但生意照做
1、商標意思薄弱,壓根就不知道自己侵權了;
2、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侵權就侵權了唄,你能拿我怎樣;
3、這個名字不行我就換個名字,殊不知你剛換的名字可能也侵權了哦。
可喜的是,從各個層面來看,目前我們的維權意識在增強。
尚標建議:企業應把知識產權當作頭等大事,一旦發現有人搶注或模仿,要盡早采取法律措施解決。如果某一侵權行為不及時消除,侵權商標在長期的使用中可能成為與原商標共存的合法商標,這對商標權人來說非常麻煩。如果對已經存在的侵權行為不盡快消除,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侵權人效仿。
文章標簽: 好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