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部曲”唱響農業品牌主旋律玉門市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6-12-19 07:55:00 瀏覽:4325
“清泉的人參果味道甜,花海的蜜瓜香四方,赤金的韭菜口感好,昌馬的羊肉野味足,玉門鎮的洋蔥肉質鮮,還有那鋪天蓋地的啤酒花品質更是不用說……”,這段真實反映玉門創建品牌農業的順口溜,在玉門已是耳熟能詳、人人會吟的“口歌子”。
玉門市把品牌農業作為建設現代農業的主攻方向,唱響“做精園區創品牌、做優品質打品牌、做響商標樹品牌”三部曲,大力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精、人精我特的精品、珍品農業。
第一部曲 做精園區創品牌
近日,玉門市農牧局正在忙著為玉門順興現代農業園區所生產的茄辣蔬菜“冠名”。以設施農業園區為載體,創建農業品牌,是玉門市唱響農業品牌主旋律的第一部曲。
今年,玉門市按照“一鄉一業、一園一品”的發展思路,集中財力物力,規劃建設了千畝人參果、萬畝韭菜、千畝設施農業、千畝精品蔬菜4個酒泉市級園區,以及花海萬畝特色林果、千只種羊場、優質枸杞苗木繁育等6個縣級園區建設,為創樹農業品牌搭建平臺、編制“搖籃”。與此同時,玉門市正在申報認證玉門鎮溫室油桃、葡萄、順興園區溫室茄子、辣椒等4個無公害農產品和花海鎮葡萄、辣椒、清泉鄉清泉羊特色羊羔肉等3個綠色食品。
“通過建設施農業園區,使新技術、新品種、新科技得到集中展示,使資金、人力的投入能發揮最大效益,這種‘打包’效應,非常有利于推陳出新一批農業品牌”,玉門順興現代農業園區投資人黃萬春正是通過建好園區創響一批農業品牌,他堅信只有這樣才能使設施園區越做越大、特色農業越做越強、農民收入越來越好。
第二部曲 做優品質打品牌
近年來,雖然部分農副產品的銷售時好時壞,但位于玉門市玉門鎮千畝設施農業園區的溫室西甜瓜、溫室油桃、精品葡萄卻一直保持產銷供不應求的局面。
“打響一個產業品牌不容易,保持一個產業品牌的知名度更不容易,只有把做優品質放在首位,讓品質為品牌說話,我們的農產品才能取信市場、占有市場”,該鎮黨委書記李開勇道出了創建農業品牌的“真諦”。本著讓“好”的更多,讓“多”的更優的原則,玉門市聯系甘農大、酒泉農科所等科研院校專家教授,對人參果、啤酒花、設施蔬菜等特色農業的高產優質種植技術、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進行攻關,制定了包括設施蔬菜、大田蔬菜、啤酒原料、經濟作物、無公害蔬菜肥料和農藥使用準則在內的《玉門市種植業標準化技術手冊》,成功取得“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啤酒花優質高產栽培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 ”、“肉羊及改良羊技術推廣”等一大批科技成果,催生一批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成為全市乃至酒泉市產業發展的佼佼者。赤金鎮的萬畝韭菜成為酒泉種植規模最大的優質韭菜生產基地;玉門市下西號鄉的千畝精品蔬菜基地,通過招商引資建成玉門綠地生物制品龍頭加工企業,實現了綠色、無公害生產加工。
玉門市今年投入扶持資金1000萬元以上,爭取金融機構投放小額擔保貸款6億元以上,對1千畝溫室人參果、1萬畝溫室韭菜、10萬畝啤酒原料、10萬畝蔬菜、10萬畝特色林果、100萬只優質肉羊等“六個一”特色產業基地進行扶持獎勵,全面推動了特色農業規模發展、優質發展、提速發展。
第三部曲 做響商標樹品牌
“我種了8畝枸杞,每畝年純收入4000元以上。”在玉門市獨山子鄉萬畝枸杞基地,村民馬成清采摘著“紅九九”的小枸杞高興地說:“政府不僅為我們引進枸杞采摘機,還注冊“馨園”牌商標,我種的枸杞也“榜上有名”了,我再不走出家門賣枸杞了。”
今年,玉門市制定出臺《2012年農業品牌建設實施方案》,并投入100萬元作為品牌包裝、策劃、營銷基金,唱響“祁連清泉”人參果、“沁馨”韭菜、“花海蜜”食用瓜、“祁連清泉”羊羔肉、紅玉枸杞、順興精品蔬菜等10個農業品牌。至目前,全市申報認定無公害食品累計達到10個,綠色食品累計達到6個,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累計達到11個,帶動全市特色農業步入標準化、產業化、品牌化發展軌道。
位于玉門市清泉鄉的千畝人參果種植示范園區,是國家農業部認定的“綠色食品”,也是酒泉市最大的人參果種植基地。市上先后投資近8000萬元,對園區基礎設施給予扶持,并邀請專家教授對人參果常見病蟲害、種植土壤進行取樣分析,提出具體對策。特別是為提高知名度,玉門市不遺余力為果農“搖旗吶喊”,注冊了“祁連清泉”牌人參果商標,并在每年向國家、省市舉辦的各類農產品博覽會大力推薦。在政府強有力推動下,“祁連清泉”人參果叫響全省,產品需求旺盛,人參果收入節節攀高,棚均收益達到6萬元。
文章標簽: 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