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豐大米”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來源:尚標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17-01-10 05:00:00 瀏覽:4220
近日,記者從區稻米業協會獲悉,經過一年多的積極準備和申報,由該協會申報的“大豐大米”,近期獲得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的正式核準注冊,成為我區第6件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70萬畝的種植面積,排在全區農作物種植面積前列;加工業戶40多家,各種規模都有;獲得榮譽的產品有近10個……近年來,“大豐大米”集群實力強勁,在銷售市場的影響力絲毫不遜色于“射陽大米”, 缺的只是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去年,區稻米業協會召開全體會員大會,并以協會為申報主體,全面啟動申報工作。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嚴格審核,最終成功獲批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大豐大米有了國字號“身份證”。
這一“身份證”將用于證明“大豐大米”產品的原產地域和特定品質。我區的地域范圍為東經120°13′至120°56′,北緯32°56′至33°36′。這一地域為北亞熱帶向南暖溫帶過度的氣候帶,為濕潤的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氣候溫和,土壤的特點和酸堿度非常適合大米的生長。使用“大豐大米”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大米,粒形整齊、腹白小、外觀晶瑩剔透、口感香糯綿甜、茶泡不硬,而且富含鈣、碘、鎂、磷、鉀、鈉、鋅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這將是大豐稻米行業跨越發展的一個契機。”協會會長裴伯平表示,在我區,“裕華大蒜”、“恒北早酥梨”等特色農產品已擁有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證書。事實證明,有國字號“身份證”的農產品格外受市場青睞。此次“大豐大米”獲批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對整個稻米行業發展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在申報過程中,協會著力解決了產業內各環節組織化程度不高、種植的水稻品種較雜且分散等問題。近日,協會又召開常務理事會議,就“大豐大米”商標使用和推介進行了專題討論,明確了商標使用條件和程序、包裝標簽標識的印制規定,以及種植、加工、營銷等環節的規范管理。
“創牌是我們整個行業的共同愿景,這塊商標來之不易,我們要嚴把準入制度,讓大豐大米走得更遠。”宏豐米業是大豐老牌糧食加工企業,總經理朱俊逸在米業闖蕩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營經驗,他很看好“大豐大米”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作為行業領軍人物,他對于“大豐大米”準入品種、質量等級、使用資質、標識印制等很多方面給予了很好的建議和意見。
“我們不僅要保持品質,還要多做市場推廣,讓更多人知道大豐、知道‘大豐大米’。”米之饗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董劍釗認為,要加大市場營銷和品牌推介力度,通過企業發展提升商標知名度、通過商標推廣助力企業搏擊更廣闊的市場,讓“大豐大米”金字招牌更加閃亮,是每一個大豐稻米企業的責任擔當和美好愿景。
<推薦專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