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東將實施最嚴格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來源:南方日報 發布時間:2016-02-18 01:45:00 瀏覽:1538
2016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我省加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省的重要一年。在16日召開的全省創新驅動發展大會上,由省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領導小組最新起草并提交大會討論的《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6年工作要點》(稿)(下稱《工作要點》),描繪了廣東今年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總體藍圖。
《工作要點》透露,今年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將增至12000家。去年啟動立法的《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和啟動修訂的《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等法規,將在年內發布實施。廣東將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在廣州、深圳建設知識產權集聚中心。
為推動年度工作要點逐一落實,我省將組織開展珠三角創新發展工作考評督查。重點督查提高創新能力、培育創新型經濟、形成區域創新格局、強化創新政策保障等4方面的落實情況。并加強對創新驅動發展相關財政資金分配、管理、使用情況的專項審計或審計調查。
我省今年還將制定實施全省創新發展“十三五”規劃,確定各項重點任務的年度目標,細化到市、落實到部門,確保每年創新都有新進展。
加快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
去年,國家批準設立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是目前區域性自主創新示范區中涵蓋城市最多的一個示范區。《工作要點》共17個方面的主要內容中,“加快建設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排在首位。
《工作要點》介紹,今年我省將制定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和發展規劃綱要,重點在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新型研發體系和孵化育成體系建設、產學研結合與多層次協同創新、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等方面精準發力,組織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專項,建設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完善一批技術創新服務平臺,著力補齊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短板,加快提高原始創新能力和集成創新能力。
此外,聚焦智能制造、“互聯網+”、綠色低碳等高端產業發展,大力培養和集聚高端人才,加快形成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
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還承擔著輻射帶動粵東西北協同提升創新驅動發展能力的任務。對此,《工作要點》提出,支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新發展,推進汕頭、茂名、湛江、順德等省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升級為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暨大等試點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之一。省創新辦相關負責人介紹,2015年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1105家,比2014年新增1816家,僅次于北京位列全國第二。
而在《工作要點》中,我省將繼續大力發展高新技術企業,全省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年內達1.2萬家。
對此,《工作要點》提出,在新興產業和優勢產業領域,啟動實施創新企業百強工程。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后備庫、信息庫和信息共享平臺,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入庫培育企業超5000家。深入實施大型工業企業研發機構全覆蓋行動,支持8家大型骨干企業新建中央研究院。
除了扶持骨干企業,我省還將實施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培育工程,健全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體系。
《工作要點》中還創新地提出,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科技企業孵化基金,探索發展一批混合所有制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一批創業孵化(實訓)基地。提高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服務能力和在孵企業畢業率,打造“前孵化器(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專業園區”完整孵化鏈條,全省科技企業孵化器達430家,孵化面積2000萬平方米。培育發展創新工場、創業咖啡、創客空間等新型眾創空間,全省眾創空間達180家。
為加快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省今年將發布實施《廣東省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條例》和新修訂的《廣東省自主創新促進條例》等重要法規。此外,擴大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人財物支配權、技術路線決定權。推進實施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選擇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藥學院等學校開展經營性領域技術入股改革試點。
廣深建設知識產權集聚中心
“政府應通過制度創新激發各種創新活力,做好知識產權保護,營造創新的社會土壤,使創新者受益。”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汪一洋表示。
對此,《工作要點》明確,將實行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立重點產業、重點專業市場和重點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機制。當中有不少“干貨”。例如,在中新(廣州)知識城創建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綜合改革試驗區。加快建設全國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橫琴特色試點平臺和廣州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完善知識產權交易規則和機制。大力發展知識產權服務業,在廣州、深圳建設知識產權集聚中心。加快高新區、專業鎮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建設,培育建設省知識產權快速維權平臺,爭取批準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快速維權中心。建立知識產權涉外應對和援助機制,成立海外知識產權維權平臺。
在科技金融支撐方面,今年我省將制定出臺廣東金融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的意見。建設“廣佛莞”地區和深圳市國家級科技金融試點區,推動汕頭市海灣新區開展科技金融試點,支持佛山市南海區建設科技金融產業融合創新綜合試驗區。依托廣州股權交易中心建設“中國青創板”。探索完善科技金融綜合服務體系,實現全省80%以上地市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全覆蓋。開展投貸聯動試點,由銀行機構與創業投資、股權投資機構合作篩選科技創新企業,開展“股權+銀行貸款”和“銀行貸款+認股權證”等融資創新。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