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事實說話:知識產權力量越來越大
來源:尚標采編 發布時間:2016-07-29 06:38:00 瀏覽:2141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知識產權的角色正在發生新的變化,發揮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新穎的作用,和企業、個人的生產生活更加密切相關。一句話,知識產權越來越管用了。
市場競爭的“殺手锏”
在最新的第十七屆專利金獎榜單上,九陽股份有限公司與國內行業巨頭騰訊、格力等一起榜上有名。
創新力更好的體現就是技術形成的知識產權。22年間,九陽豆漿機核心技術經歷了15次重大革新,2013年又推出全自動面條機,成為又一個廚房電器的“創造”。
10多年前,日本客戶對九陽進行實地考察后,開出了近4萬臺的豆漿機訂單,這家名不見經傳的中小企業發明的家電產品一下子躋身發達國家市場。但當時九陽并沒有被眼前的勝利沖昏頭腦,他們更擔心的是出名后被人搶注品牌或仿冒技術。
“要走向國際市場,就要對自主知識產權進行前瞻性部署。”為此,九陽先后在50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商標注冊,還有10項發明專利進行PCT國際專利申請,從而獲得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專利法律的保護。超前部署使九陽在國內外市場上掌握了主動權。
專利先行,標準鋪路。除了加強專利和商標保護,這兩年九陽的知識產權戰略更是向標準制定領域延伸。2012年,由九陽主導制訂的《豆漿機國際標準》正式發布實施并獲得通過,代表著的豆漿機國家標準成功晉級“國際標準”。2015年,九陽主導的《面條機國際標準》再次頒布實施。
點評
企業的實力,不僅包括寬敞的廠房、先進的設備等有形資產,也包括核心技術形成的知識產權,這種無形資產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來說,意義非同一般。企業界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假如全世界的可口可樂工廠很不幸都被燒毀,憑著可口可樂的品牌,用不了多長時間,可口可樂公司又會發展成現在的規模。“三流企業賣苦力,二流企業賣產品,一流企業賣專利”。企業是創造和運用知識產權的主體。企業的知識產權意識和創造、運用能力不僅決定自身的生死存亡,也影響著國家的競爭實力。九陽的發展再次證明了這個鐵律。
走向全球的“護身符”
北京飛天誠信股份有限公司剛剛踏上美國參與一場海外招標時,就遭遇了令人十分尷尬的場景:在即將順利中標的關鍵時刻,一家參與投標的國外企業卻在美國法院起訴飛天誠信涉嫌專利侵權,迫使飛天誠信在招標中出局。
“當時就如同當頭澆下一盆冰水。”回想起10年前的這一幕,飛天誠信副總經理韓雪峰說,正是因為吃過知識產權糾紛的苦頭,才知曉了自主創新的可貴。
當時的飛天誠信只擁有1件發明專利。走出去時被潑冷水,讓飛天誠信意識到了專利的重要性。于是企業開始著手設立知識產權專職部門和專職人員,建立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距離上一次美國投標失利3年后,飛天誠信的知識產權工作水平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專利數量、質量均已大幅超越對手。此時,已可以把在美國的應訴由被動防御轉為主動出擊。飛天誠信向美國法院提交了對自己有利的證據,同時在國內反訴對手公司涉嫌侵犯飛天誠信的專利權。美方企業最終與飛天誠信簽署了全面和解協議。
“專利戰無形又無情,要想走出去,就必須以自己的知識產權實力說話。”飛天誠信目前已累計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150余件,專利優勢也使其在網絡身份認證、軟件版權保護、智能卡操作系統三大技術領域站到了行業前列,產品遠銷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
“只有建設知識產權強企,才能贏得未來國際市場的競爭。”韓雪峰說,這已經成為企業的堅定信念。
點評
“有專利走遍天下,無專利寸步難行”,企業要走向國際市場,不要忘記創新和專利,否則無異于在冬天里裸奔。知識產權是現代企業保護自己發展空間的盔甲,也是提高自身競爭能力的利器。企業要想真正邁出國門,與國際接軌,知識產權是繞不過去的一道坎。無論規模大小,企業都應調動一線研發人員的積極性,鼓勵大膽創新,積極申請專利,構筑起自己的“專利池”。當遭遇侵權或國際訴訟時,就可以沉著應戰,不至于為此而耽誤發展良機。
獲得融資的“敲門磚”
北京珅奧基醫藥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典型的研發型、輕資產創新創業企業,注冊資本只有300萬元,資金來源主要是股東的投資款及借款等內源資金,以及國家的專項資金。企業成立以來一直做創新藥物研發。由于新藥研發是一個漫長而曲折的過程,產品上市前的階段都是投入期,這個時候企業嚴重缺乏自身造血能力,資產構成中除了研發成果和核心團隊之外并沒有太多有形(實物)資產。
珅奧基公司也是一家很有科技含量的創新型企業,有國家“千人計劃”的科學家帶團隊,企業也擁有多項發明專利。不過,銀行還是認為初創期企業缺乏穩定的現金流,還款來源不清晰,風險較大。
在多次尋求銀行貸款未果后,珅奧基公司了解到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正在研究僅靠專利權質押為中小微企業提供委托貸款的服務,于是向其尋求幫助。經過多番考察后,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在2014年11月對珅奧基公司的專利進行評審評估,并與相關領域專家多次論證,最終決定接受珅奧基公司16件專利質押,并以自有資金委托銀行發放貸款900萬元,解了珅奧基公司的燃眉之急。
目前珅奧基公司研發的新藥已完成了二期臨床試驗,結果優異,向國家藥監局申報了國家一類新藥的新藥證書,又獲得了新一輪的風險投資。
據悉,這也是國內一起僅以專利質押、不捆綁實物抵押或企業信用的“純”專利質押(委托)貸款案例。在此實踐基礎上,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今年年中有望推出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產品,切實助力創新創業。
當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業務叫好不叫座,緣于其作為無形資產面對的幾個障礙:評估難、處置難、變現難。因此,銀行的風險防控要求與中小科技企業的無形資產融資需求有沖突,制約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業務的發展。北京知識產權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用知識產權運營理念,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機制,通過多元化的市場手段,切實盤活無形資產的有形價值,拓展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渠道,探索了一條純知識產權質押的道路。
商品質量的“保證書”
小榮是一位影視愛好者,讓他煩惱的是,視頻網站的劇集里都植入了過長的廣告,“開頭動不動就要等待100多秒廣告,中間還插播一次,真是沒耐心看下去。”為了觀看新上線的電影,小榮四處搜羅盜版資源,這卻給他惹來了大麻煩,“一口氣把新電影下載下來了,一點開,電腦系統瞬間癱瘓,原來是中了木馬病毒。”
小榮的意識逐漸轉變,他開始優先選擇正版的影音產品付費觀看,之后還專門在一個熱門視頻網站注冊成為會員付費,包年觀看。“之前我對知識產權的理解不深,也不重視,甚至覺得能不花錢的東西花錢很不值得。”小榮說,“但是我后來逐漸體會到了正版的便利?;ㄙM不多,就能更加方便地獲取優質的服務。沒有廣告的打擾,也能看到更新及時、畫質高清的劇集。”
互聯網越來越融入生活,也讓小榮越發認識到正版的重要性。作為資深球迷,小榮曾在足球世界杯期間,以基本等同于市場價的價格在某電商平臺上購買了一件荷蘭隊紀念球衣,但收到貨后感覺做工粗糙,甚至標志都不完整。“一看就知道是假貨,只能退了,后來還是通過官網購買了一套正品。”
這件事讓小榮以后在電商平臺上買東西都留了個心眼,像球服、紀念品之類的東西都會到垂直網站或者官網上去買。“電商平臺確實為消費者提供了購物方便,但我們最關心的還是商品的質量。”
在網上購物已成尋常事的今天,消費者在快捷、方便購物的同時,也越來越關注商品和服務的質量。正版化是大勢所趨,更是社會進步的標志。電商領域發展迅速的同時,知識產權侵權的問題也日益凸顯。面對隱蔽性強、發生快、消失快、擴張性強等電商領域侵權假冒行為,政府管理部門和電商平臺應當聯手及時打擊侵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的行為,既保護消費者的權利,也維護創新者的合法權益,這樣才能保障電商領域穩定健康持續發展。
文章標簽: 知識產權